读懂这封嘲讽式“感谢信”

2020年07月31日07:44

来源:河南日报

  □张翼

  网曝甘肃榆中学生写给天津学生的嘲讽式“感谢信”,引发关注。信中,榆中学生称“感谢你们寄给我们的文具,但我们并不需要”“自责认识了你们”“你们信上说我们这里是用砖头当板凳,对,没错”“这周我给你们寄两块,不用谢我,这都是应该的”……榆中教育局回应,两地学校有结对帮扶,学生交流中起误会,已对当事人批评教育。

  这封有点恶作剧成分的“感谢信”所表达的情绪,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贫困地区普通群众和孩子们的真实心理。到底是谁或者何种话语环境,造成天津孩子觉得榆中孩子“很穷”,以至于拿砖头当板凳?或者说使得天津孩子似乎以为榆中这地方除了“穷”,就一无所有?这样的“手拉手”“一对一”帮扶两端存在认知错位,就像是一方自以为高高在上施与同情,另一方很不情愿地接受一堆可能并不需要的用品,如此自然不会感到彼此手心的温度。

  而这恰恰是恶作剧背后,需要深入追索的问题。有人说可能是两地之间相关人员没有深入沟通、实地探访,有一定道理。但其实个案背后有其普遍性,表现在城乡之间、发达落后地区之间,人们对彼此生活实境并不了然,对“穷”的理解不是价值层面的过度臆想,而是理性层面上的认知不清。

  比如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上,总有人一脸认真地问类似问题:银川在哪儿,是不是骑着骆驼去上班呀?似乎一切在自身知识地图里模糊不清的地方都微不足道,用一个“穷”字就概括了一切“远方”。这样的认识背后当然有所谓根深蒂固的偏见,可更多的,或许是一种因为“看不见”、从未主动去探索发现,而造成的视野局限和认知偏狭。

  在移动互联网加速普及、人手一机不停刷的全息时代,对自己不熟悉或不了解的地方,多搜索一下、关注一点,总能让更多有用的地理知识、国情常识来滋润心田、增长见识,来对抗虚妄和无知,这对一些成见既深的成年人有用,对观念新塑的孩子们更有必要。走在脱贫攻坚奔小康路上的地方,也要拿出更多精力去讲述自己的好山好水好故事,建构焕然一新的身份印记。

  而孩子们之间的“手拉手”重在心相通,彼此“看见”、取长补短、分享快乐,校际之间的“一对一”,则重在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教学实践经验交流。怎么保护每个孩子宝贵的童心?怎么引导每个孩子尊重“他人”、平视“弱者”?读懂这封嘲讽式“感谢信”,将是基础教育领域一件事关长远的要紧事。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