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锋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公益诉讼是检察机关依法履行“公共利益代表”职责和助力社会治理的重要制度设计。基层检察院是检察机关的前沿阵地,应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善于把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问题作为公益诉讼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服务参与“基层之治”推进“中国之治”。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为改变村容村貌、建设乡村生态宜居尽职尽责。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厕所革命”、养殖废弃物、农村水环境污染等为监督重点,及时督促相关部门解决污染乡村环境、破坏乡村生态资源问题,助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做好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督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过补植复绿等方式恢复生态原貌,努力做到既办好案件,又推动生态恢复。同时准确把握检察公益诉讼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切实加强与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利等行政部门的沟通、协调与配合,形成共识,助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保障民生民利。积极响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把生态环境和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作为公益诉讼的办案重点,加大力度办理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最大限度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重点关注饮水供水安全,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突出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加大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保护力度,重点深化保健食品、校园周边、农贸市场等方面的监督,持续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
助力脱贫攻坚。当前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共同携手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发挥检察公益诉讼扶贫助农作用,做实做深因子女不尽赡养义务致使父母成为扶贫救助贫困户的民事公益诉讼工作,延伸法律服务,助推完善村规民约,促进“父母贫子女不贫”现象的治理。努力推进涉农扶贫资金、补贴等国有财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工作,重点办理扶贫资金不当使用、假扶贫、扶假贫等扶贫领域公益诉讼案件。
保护耕地安全。在做好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配合纪委监委做好依法惩治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土地职务犯罪的同时,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做好违法闲置用地的法律监督,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充分履职,保障地尽其用。维护乡村公共利益,对于侵占乡村集体土地等行为,启动民事公益诉讼职能,依法纠正违法行为,维护村集体的合法权益。在司法办案中,我们针对违法占地问题,分别向县自然资源局和镇政府等公开送达检察建议,助推在全县开展违法违规用地集中整治,助力保护耕地安全。
深化“河长+检察长”依法治河新模式。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相结合,加强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及公安机关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合作,发挥公益诉讼在水生态建设中的作用,督促各级河长、各职能部门履行水资源保护监管职责,为河湖治理和河长制的运行提供司法保障,助推河湖管理步入法治化轨道。实践中,我们发现县域小洪河流域不同程度地存在违法建筑、破堤种植、倾倒垃圾、排放污水等问题,经过实地调查取证后,依法向相关单位公开送达检察建议,形成了保护合力。
(作者系平舆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