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长三角城市旅游时,很多上海老人会顺便去当地养老院考察一番。更宽敞的环境、更高的性价比,让不少老人想去异地养老。不过最让他们纠结的是,如果去异地养老,不仅要放弃家门口的医疗资源,他们在上海的养老补贴也会泡汤,而且当地的补贴他们还享受不到。(见8月19日《解放日报》)
随着旅居养老理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到外地养老。异地养老主要是大城市居民,去二三线城市居住养老,存在一定的收入、消费落差,是一项性价比较高的模式,也是众多老年人的选择。不过,受很多现实政策制约,医保报销、看病就医、养老补贴等政策不统一,很多老年人想去异地养老,却怕两头踏空。
异地养老除了可以减轻老年人的养老负担,还有其他益处。异地养老多选择周边城市,能够促进两地服务业发展,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老年人从大城市迁出后,城市人口老化度降低,亦可减轻社会保障压力,腾出发展空间;老年人将养老消费带入中小城市,实现溢出效应,有助缩小地域经济差距。我国正在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这也为异地养老提供了硬件基础。各地需要进一步加强地区合作,出台异地养老保障制度,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快速审核信息,压缩异地报销手续,明确养老补贴福利跟人走,提高工作效率,落实便利化服务,彻底打通政策阻碍,确保异地养老无虞,让老年人安心养老。 (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