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好巢方能引得雁归来

2020年08月25日08:40

来源:河南日报

  □张正圆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些乡村空心化严重,农村基层干部老化、后继乏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能否筑好巢引得雁归来。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农村基础条件差、发展滞后,回引农村优秀人才与逆流而上一样难。可是同时也要看到,现代农业发展空间很大,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非常契合农村优秀人才“落叶归根”“造福桑梓”,更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所以只要为农村优秀人才筑好巢,解决好农村优秀人才的发展需求和后顾之忧,雁归巢是迟早的事。

  建好“蓄水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村优秀人才好比源头活水,要想他们返乡,就必须为他们建好“蓄水池”。可以村(社区)为单位深入摸排,全面掌握本地优秀人才的现状,建立农村优秀人才信息库。定期动态更新、动态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人才回引打好坚实基础。

  树好“风向标”。乡村振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回引什么样的人才。应该结合农村实际和发展需要,严把政治和德才关,重点回引政治意识强、群众基础好、有经济头脑和管理经验、愿意扎根家乡的人才,并为回引人才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在技术培训、项目申报、信贷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解决创新创业中的实际困难,形成回引一人、带动一片的效应。

  备好“定心丸”。让回引人才更好地服务乡村,必须把培养这篇文章做好,为回引人才提质赋能,让回引人才实现自我价值,有出路、有奔头。加强回引人才培训,建立导师帮带制度,把优秀的回引人才培养成为党员、村组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甚至可以从优秀回引人才中招录公务员,评职称、给待遇。

  筑巢引雁是一个长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随着农村优秀人才的成长,对筑巢的要求也会水涨船高。但是只要拿出燕子垒窝的恒劲,持之以恒地在筑好巢上下功夫,归雁终将会南飞,游子总归会回乡。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