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标准化”捆住基层手脚

2020年09月23日08:16

来源:河南日报

  □段官敬

  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化、规范化本是好事一件,然而据媒体报道,少数地方抓基层生活标准化、规范化过于生硬,甚至规定过细、过多、过滥,忽视地方实际情况和客观问题,导致地方不得不为了达到某个标准化、规范化指标要求,而在材料、表格、制度牌上花费大量精力。正如有基层干部提到,“上面很多检查,对表不对事,认认真真走形式就万事大吉”。

  标准化、规范化既可对基层办事服务、履职用权进行约束和规定,也可有效防止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发生,同时能够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但是,标准化、规范化理应是程序操作和制度设计上的标准化、规范化,而不是落实结果、办事成效上的简单“划一”。要知道,地方实际条件、群众意愿各有不同,标准化、规范化注重结果的模块化统一,必然让基层削足适履,也与工作导向背道而驰。

  某种程度上说,规范化、标准化成为“认认真真走形式”,与少数上级单位和部门“一刀切”的检查风格有关。未做好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对照标准化、规范化清单按部就班考核、督查、打分,罔顾基层地方的实际与客观环境,如此考核考在了纸上、督查查在台账上,反而忽视了基层干了什么事、解决了什么问题。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些地方上级部门推进标准化规范化,习惯拿着放大镜和显微镜看各种“指标化”事项,而忽视办成事情、解决问题本身的情况。如此“拍脑袋”决策和“一刀切”考核,滋生了基层重形不走心、工作重留痕心理,只能按照所谓“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一项项抓“落实”、一条条“执行”到位,但其结果往往于群众切实利益毫无半点益处,反而干扰了基层推进工作的有序节奏,加重了基层无谓的负担。

  包子好吃不在褶子上。把大量精力花在表皮和面上,严重影响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了所谓的“标准”和“规范”,让基层投入过多时间、成本,造成了资源严重浪费,也败坏了党员干部实干担当的形象。凡事贵在走心落实,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关键要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标准,真正见事、见人、见问题,才能走出形式主义怪圈。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