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主题为“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圆满落幕。
“数字经济关键要素是数据”“大数据成为未来竞争焦点”……峰会上,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大数据,构想最多的是未来。诞生于50多年前的互联网,从一封简单的电子邮件发展到如今的人工智能,使地球成了村落、产业换了天地、生活变了模样。
风起于青萍之末。20年前,计算机、网络尚未广泛普及,“数字地球”“数字社会”还停留在概念阶段,但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见微知著,着眼未来,以政治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超前思维和长远谋划,率先提出了建设“数字福建”,明确提出"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建设目标,开启了福建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中国正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作出战略部署,再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习近平总书记为“数字中国”建设把舵定向,不仅标定了前进路径,更擘画了清晰未来。
从数字福建到数字中国,再到数字海丝,澎湃跳动的数字世界里,中国挺立潮头,引领风骚。电子政务、数字经济、智慧社会,一场数字变革如火如荼地在神州大地上上演。据《数字中国建设发展进程报告(2019年)》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36.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7.7%;IPv6活跃用户数达2.7亿,占互联网网民总数的31%,已分配IPv6地址用户数达13.92亿;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国际排名从2018年的第65位提升至第45位……信息化的加快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正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社会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而巨大的变化,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让中国经济充满着活力和后劲。
数字中国让生活更便捷美好。出门不用带现金,一部手机就可以走天下,让没带“实体钱”火爆了网络;刷脸ATM让人“凭脸就能取款”;就医不用扎堆知名医院,远程医疗就能让专家“面对面”;开会不必到会议室,视频会议随时随地都可以开起来;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网课成为新课堂;网络购物、在线外卖“走不出户”就能随意买……一系列新技术新应用早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在交通出行、教育缴费、看病就医、信用支付、图书借阅、景点游览等生活方方面面早已习以为常,让亿万人民有了更多获得感。
数字中国让政府服务更高效。构建“数据说话、数据决策”的新型政府,优化政府民生服务方式。数字中国在提升政府管理服务和保障水平领域的应用日益彰显。从“群众跑断腿”到“最多跑一次”再到“不见面审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成功推广表明,政务服务掌上“一键办理”,不仅可以打开电子政务建设的大门,也能掀起政务部门科学化精准化的效能革命,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等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成为全面深化改革、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的重要途径。
信息化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数字中国的路上还会有很多困难和风险摆在我们面前。“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只要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顺应趋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数字中国建设必将乘风破浪踏上新征程、书写新辉煌。(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