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化,形式主义当止

2020年10月20日07:38

来源:河南日报

  近些年,各地中小学都在接受教育均衡化验收。教育均衡化目的是解决城镇中小学“超大班”问题。验收是上级有关部门对各地中小学是否符合办学标准,是否消除了“超大班”进行督促检查,以让孩子们均衡地享受教育服务。

  可是,在相当一部分乡镇尤其是县城的许多中小学,教育均衡化验收变形走样。不少学校为了验收过关,在形式主义上下功夫:一是“完善档案”,一是“演习验收”。

  每次有关部门进行教育均衡化验收,几乎都要看各种档案。档案似乎成了教育均衡化是否达标的主要依据,而且档案必须按照完成教育均衡化建设要求的标准填写,所以许多学校就在档案上做文章。

  最近,为了迎检,许多中小学要准备2014年到2020年的各种档案:不完善的,这次完善;没做好的,要重新做;没有做的,要补出来。

  比如,某县城一所占地1.6万平方米的小学,有60个班,每个班少则七八十个学生,多则近百人。每班人数都超过标准班额,按照教育均衡化要求,这所学校还得增加几十个班。就是把会议室、实验室之类的功能室全部改作教室也远远不够,因为符合就近入学条件的生源数量,仍然大大超过学校的容纳能力。

  这样一来,迎接教育均衡化验收的档案中,要求所有班级都要完全符合标准班额的话,部分学生就必须“人间蒸发”。于是,学生也被告知,验收组来的话,很多人将被分入新的班级,并且要记住迎接验收时的临时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姓名。如果学校被验收组抽中,验收当天,被档案“抹掉”的学生,学校就会想办法,让老师以郊游或者参观博物馆之类的理由,带出学校,回避验收。

  若学校有足够的教室,但没有足够的老师,就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档案上把各班分成标准的班额,缺编的老师则借用其他学校填入档案,还要提前组织学生模拟演练。被验收组抽中后,这些教师就由教育局从其他学校临时调入,随时准备迎接验收。

  按教育均衡化标准要求,一所1000人的小学每年要整理50多盒档案,全县中小学的档案得多少盒子,多少张纸,多少人工?很多学校的档案,严格按照要求几乎都有瑕疵,怎么办?全部推倒重来。有些学校,这两年来一直在“完善”前五六年的档案。为此,有些校长大倒苦水,因为“完善”档案,办公经费都快不够用了。相当一部分学校,因为疲于应付检查,弄得校长、老师无可奈何,不能专心于教学工作。

  教育均衡化由于要完善档案等,花费巨大。要是拿这些花费建几所学校,来个实实在在的教育均衡化建设,再来迎接验收,难道不是更有底气?还有,各学校为了迎接验收,不得不在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重新美化校园,也要花不少钱。

  堆积如山的“完善”后的档案摆上了,原来的档案束之高阁。很多学校真一套、假一套,真的不认真,假的认真做。假档案除了应付验收,还有别的用处吗?这种“虚拟均衡化”的现象,并非只在一个地方存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虚拟均衡化”实质上是形式主义作祟,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演习”式验收。每次教育均衡化督导验收,有关部门都会提前通知、定点检查,接受检查的学校在主管部门的授意下,临时按照符合教育均衡化标准的“完善”后的档案,把大班额分成符合“教育均衡化”要求的标准班额,一些接受督导验收的学校,只能临时把部分超出标准班额的学生分流到其他学校。

  不搞“虚拟均衡化”,可以少浪费一些并不宽裕的财政资金,多建几所学校,让孩子们对未来多一些美好的向往。教育均衡化验收中之所以出现形式主义,恐怕都是因为验收只看重档案检查,不重视真实问题、实际情况所致。这样的督导验收,也该接受督导!

  教育均衡化验收,应该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验收组突击到学校检查,不要来去匆匆“一日游”,最好在一个地方多检查几天,多看几所学校,把每个学校的真实情况、存在问题、呼声建议都摸清楚。而且,不妨先去看看新建的学校都在哪里,让造假者无处遁身。同时,对那些只想应付一时的地方主管部门负责人,有必要给予公开处理。

  (温凉河)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