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激活创新动力 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0年10月20日08:38

来源:大河网

  高铁、5G加速推广应用,智能设备涌入千家万户,创新药越来越多“中国造”……回眸“十三五”,我国创新质量连年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主要科技创新指标稳步提升。澎湃的新动力,正在推动“中国号”巨轮驶向复兴彼岸。

  回望“十三五”规划以来,中国取得的创新成就,不断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投身于科技创新的这片战场。实践证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求不来的,只有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这条道路,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才能不断提升国际地位,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跑出加速度。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的道路,是实现核心技术弯道超车的关键。在山东,攻关新一代高速光电器件核心技术的奇芯光电,正在打造相关产业高端人才创新与创业孵化基地;在湖北,华中科技大学谢庆国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癌细胞高清数码相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望从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带动产业链发展。大飞机首飞、超级计算机竞逐榜首、核电技术与装备“走出去”……创新驱动,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创新的力量。

  科技创新赋予人们生活幸福感。科技创新加快人们生活的变化,提高了你我的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信达生物研发的抗肿瘤新药——达伯华,降低了患者用药成本,更好满足百姓对高质量生物药的需求。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放心的食品药品,更宜居的生活环境……科技创新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不断呼应人们的需求。网购“足不出户”,网课跨越“教育鸿沟”,高铁让“天涯若比邻”,智能设备在疫情防控中大放异彩……一个个利民惠民的创新案例,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未来更加光明灿烂。

  科技创新引领民族走上新征程。坚持科技创新,不断突破新的关口,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0年前蛇口的开山炮隆隆响起,弹指间沧海桑田,深圳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亚洲城市第五位。深圳粤海街道,面积仅23公顷,却拥有95家上市公司,活跃着中兴、腾讯、大疆等知名高新科技企业。创新,是推动深圳奇迹的关键所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也是整个民族的新征程。在广袤的宇宙中,“天问”奔火的道路越来越长,“玉兔”探月的脚步越走越远。在希望的田野上,袁隆平团队“超优千号”耐盐水稻平均亩产量达802.9公斤,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坚定科技创新的道路,才能让我们民族前进的步伐走得更加坚定。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在创新的浪潮中,中国一定能够乘风破浪,创造属于这个世界的“中国奇迹”。推动科技创新,没有谁能够阻挡中国向前的脚步。(刘颂寒)

编辑:贺心群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