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以“三个结合”开创非遗造福人民新局面

2020年11月10日07:56

来源:大河网

  学会一门手艺,全家有望脱贫致富。从2018年7月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地方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截至目前,全国已建设超过2000所,带动近50万人就业,助力20多万贫困户实现脱贫。

  激发非遗活力,让村民群众可以利用非遗资源进行手工艺生产、发展非遗主题乡村旅游、打造非遗体验课等新经济新业态,就能够促进村民群众增产增收。然而,要想非遗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提升群众的增产增收能力,还要在盘活非遗资源、推进非遗传承、促进非遗创新等方面下功夫,要推进非遗与时代发展的“三个结合”,助力续写非遗造福人民新篇章。

  非遗创新与时代需求相结合。非遗要想长足发展,不能做孤芳自赏的“老物件”,而是要与时俱进,融入数字化大潮。要激发非遗的创新活力,让非遗传统技艺和现代审美习惯结合,融入现代设计,发挥非遗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品牌价值,与旅游、教育、家居、服装等行业跨界合作,开发出更多适合现代生活需求的产品。因此,不仅要充分发挥非遗就业工坊的就业带动作用,还要助力就业工坊深挖传统、有所创新,做到回应现实需求,顺应当今生活,真正让这份遗产焕发生机活力,让非遗资源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重要力量。

  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薪火相传是非遗造福人民的不竭动力。而新时代的非遗传承,不仅要培养手艺人,懂得传统手工艺,还要懂设计,能够推进非遗传承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因此,要以培养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为目标,强化与高校合作,利用他们设计的专业课程来培养传承人。而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也要注重对当地手工艺者的培养,不仅要让他们成为非遗手工艺的“工匠”,更要激励他们发挥“工匠精神”,不断拓宽非遗的发展“半径”,让非遗产品不断不断淘洗、琢磨、演进、发展,成为造福人民的支撑力量。

  非遗发展与群众需求相结合。非遗的发展始终都要紧紧围绕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目标。面对现代化、城市化发展,乡村空心、空巢现象发生,一些乡村和城乡接合部沦为文化道德出现真空地带的情况,非遗的发展就不仅要激活物质资源,还要发挥好提振村民群众精气神,培养人们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因此,不仅要深挖非遗资源,壮大乡村非遗产业,召唤务工人员回乡、吸引有志青年进村,促进人们以艺致富,筑牢人民群众的发展底气。同时,也要举办各种非遗纪念活动,激活乡风民俗、乡村文化,构建文化认同,提振群众归属感和幸福感,续写非遗造福人民的新篇章。

  激活非遗资源,推进“三个结合”,不仅是传统工艺在走向复兴的过程中,更是在开创非遗造福人民的新局面。(胡臣臣)

编辑:贺心群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