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夯实中国之治的制度根基。”11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深刻阐述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
天下大治,古往今来无数治国者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追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谋篇布局、擘画蓝图。我国坚持顶层设计和法治实践相结合,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国不断取得新成就。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起到了“指南针”作用。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为实现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长治久安,为人类制度文明作出“新贡献”。
蓄积磅礴之力,这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中国奇迹。“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建设规划,事关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全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初步确立到逐步完善、从探索前进到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跃升曲线,正是不断沉淀和蓄积而来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作出许多重大改革,使得中国飞速发展,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充分证明了中国治理体制的高效和成功。对世界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开辟了“新境界”,蓄积了磅礴之力,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创造了无数中国奇迹。
奋进筑梦之途,这是助力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长治久安的中国课题。2020年5月28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会场掌声热烈。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探索形成一整套卓有成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中国的新发展奠定制度基石,颁布的民法典更是为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石。奋进新时代,在筑梦途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引领,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改革创新、开拓前行,不断迈向更高境界,为实现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长治久安,为人类制度文明打造新的中国课题,作出新的中国贡献。
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坚定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的中国道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十三五”时期,一批重要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相继出台。截至2020年8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79件、行政法规600余件、地方性法规1万余件,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我们要把握时与势,坚持发展的“变”与“不变”,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立足于中国国情、在实践中发展壮大。如此,才能日益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让“中国之治”在波澜壮阔中谱写华章。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良法善治,民之所向。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行至民族复兴关键一程,我们要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功夫。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形成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