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伟
“这样的‘老师好’,意义何在?”最近两天,四川乐至有网友发布视频,质疑乐至中学安排学生在校门口列队迎接老师。11月17日晚,视频发布者告诉记者:“早上6点50分就开始在校门口迎接老师,太早了,还不如让学生娃儿多睡会儿觉。”(11月19日《成都商报》)
于初衷而言,学校的做法既正当又充满善意,不失为素质教育的实践。但教育部门督促学校“优化方案”也表明,这种教育行为在规范性上,确有诸多值得商榷之处。
质疑者认为,一方面,学校的如此安排是“走过场”“搞空事”,缺乏实质性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在中学生需要争分夺秒保证睡眠时间的情况下,任何额外的负担加持都会带来负面性影响。
教育是严谨而细致的科学,对方式有着严格的要求,于方案也应追求科学合理,以取得最好的效果。下跪、洗脚、抱着痛哭,你会发现这些打着传统旗号的仪式,越来越难以让人接受,列队鞠躬问好不过是之前类似做法的翻版,并没有多少创新的地方,也没有值得特别称道之处。正如相关评论者所言,感恩教育也好,社会实践也罢,没有基于特定情景下的真情表达,所有的仪式教育都有道德绑架和教育权滥用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