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11月23日在浙江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强调,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把握信息革命历史机遇,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开创数字合作新局面,打造网络安全新格局,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携手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充分体现了对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表达了对全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强烈担当,彰显了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各方携手合作的真诚愿望和坚定决心。
从2014年至今,世界互联网大会已举办六届,从移动互联、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到5G初探、5G与科技抗疫,这些话题勾列出了互联网的发展图景,也反映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当今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尤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等得到广泛应用,互联网对促进各国经济复苏、保障社会运行、推动国际抗疫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意味着打造网络安全新格局越来越重要。只有强化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意识,互联网才能最大限度地造福全人类。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各国人民的利益保障。本次论坛围绕疫情科学防控、助推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助力复工复产等主题,各方开展富有全局性、前瞻性的思想交流,回应国内外普遍关切,就是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具体举措。论坛举办期间将发布蓝皮书《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为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提供思想借鉴和智力支撑。此次论坛还举办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但指向只有一个,就是为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提供可供借鉴的“中国方案”。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论坛万变不离其宗。办会形式不再延续前6届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方式,改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论坛呈现“小而精”“新而活”的新面貌,参会方式以“线下+线上”形式开展,但互联网大会一贯的风格和精神内核是不变的。坚持高端定位,开展富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思想碰撞,贡献具有引领性、包容性的观点见解,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宗旨一如既往。
疫情使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更加紧迫。面对新的风险和挑战,国际社会在网络空间领域应加强团结协作、维护公平正义、共享数字红利。我国秉持“四项原则”“五点主张”,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虚假信息、网络犯罪、网络安全、数字鸿沟等全球性问题,一贯强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人类迈向数字时代势不可挡,世界互联网大会需要在制定全球数字治理规则的进程中,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张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