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铭记历史方可凝聚复兴伟力

2020年12月14日10:21

来源:大河网

  12月13日是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沉痛的日子,举国上下以各种形式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不管在哪、无论是谁,对苦难的经历感同身受,对和平的祈愿永不止息。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不忘过去是为了开创未来。回溯83年前的黑暗历史,侵华日军攻陷南京,掠夺、杀戮,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30多万同胞惨遭杀戮,致使无数同胞家破人亡,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翻开历史扉页,地裂巨缝、山河飘摇,钟山石城腥风哀,血灌长江赤秦淮,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深深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构成民族共同的悲惨记忆。而如今,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仇恨可以淡忘,但苦难深重的历史、山河破碎的血泪、生灵涂炭的悲剧、满目疮痍的痛楚绝对不能忘,只有铭记来时的路,才能走好脚下的路。以国之名公祭,就是要洗去时间浮尘、擦亮历史记忆,在祭奠中凝聚中华民族复兴伟力,在悼念中祈愿世界和平永存,用和平盛世的繁荣告慰逝去的同胞。

  只有人人铭记战争的惨痛,才能确保世界的和平。昭昭前事,警惕后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民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不仅仅是为了慎终追远,更是为了敦促全人类认知侵略战争之痛和世界和平之贵,从思想上筑起保护和平之屏障。时至今日,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充满变数、大国竞争复杂激烈、地区热点乱变交织,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中华儿女要积极参加“国家公祭日”,运用新媒体借助电子献花、网上默哀等形式,铭记屈辱历史、祭奠死难同胞,洗去时间浮尘、擦亮历史记忆,让历史的记忆永存于世。

  铭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不忘过去,恰恰是为了开创未来。苦难的历史一次又一次的告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今天的中国,先进战机呼啸长空,东风利剑威震世界,嫦娥五号九天揽月,蛟龙入海再创历史,天眼问天潜力可期,三军将士意气风发......,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具有更强信心、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具有更大的智慧。让我们铭记历史,激扬奋斗精神,竭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复兴伟力。

  只有铭记来时的路,才能走好脚下的路。中华民族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我们铭记惨痛历史、守护历史真相,祭奠死难同胞、珍爱和平成果,激扬爱国精神、积蓄奋进斗志,在和平与发展的人间正道上阔步行进,奋力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绚丽篇章!(清丰县纪委监委李爱国)

编辑:魏蔚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