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婵
这两天,城市里大街小巷热议纷纷的话题,无疑是郑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4号线开始初期运营。我们不是第一次见证地铁线开通了,为何这两条地铁线仍能引起刷屏式关注?“老铁粉”们可不只是图个新鲜,而是它们真的饱含可能性的种子、是“自带流量”的宝库。
很多人转发这则消息时,配发文字都是“家门口的地铁开了”,对未来便利生活的憧憬油然而生。的确,3号线一期、4号线以不同的行驶路径,共同贯穿中心城区西北至东南,无论是家住惠济区却在郑东新区上班的“打工人”,还是金水区的创业小微企业要去二七区跨城谈项目,地铁在门口、说走咱就走成为现实。生活圈变大了,城市变小了,快速轨道交通带来城市发展布局的调整,描绘出更为丰富美好的图景。
还有人说,看着眼前这张四通八达的地铁路线图,郑州真的有国家中心城市的气场和观感了。城市配套升级、土地价值升级、人居环境升级,地铁通车,带来的是投资环境和国际形象质的飞跃。特别是两条新地铁线路开通后,郑州地铁运营里程将达到206.3公里,位次上升至全国第12位。一个完整而高效的“地下城”初现端倪,如同一条条迷人的时光隧道,从时间深处激射而来,向更出彩的未来飞驰。
有趣的是,赶在年底这个节骨眼儿,不少城市如竞赛般相继开通地铁线路。12月18日,成都轨道交通“五线齐发”,运营里程突破500公里;12月20日,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11号线通过“大考”开通在即。其实,从去年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到今年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都预示着“十四五”期间我国轨道交通仍将快速发展。基于此,一些学者提出TOD模式,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不再把轨交站点单纯作为一个交通方式的接驳口,而是一种便捷生活方式的承载地,不仅能聚集人气,更能聚拢财气。
的确,地铁线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条财富线。一方面,如今很多地方地铁运营开启“造地养铁”模式,经商业模式盘活,让多方从中受益,把砸钱的活变成了赚钱的活。另一方面,正如《地下铁》书中所言,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地铁就像纸币的银线,隐藏于城市地下,表面上看不到,但那正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地铁2号线开通加速了南龙湖人口导入,第一条地铁环线5号线被称为“金腰带”,随着整个城市地铁线路的完善,贯穿多个成熟区域,覆盖多个主流商圈,轨道交通对区域发展和城市功能开发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彰显。
地铁线也不仅是一条财富线,更是一条风景线。坐地铁的时候手里拿上一本书,这是现代城市中常见的文化风景,很多时候地铁给人的感受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城市文明的窗口与公共信息的载体。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呼唤着更加先进的现代文明,因此,经常可见禁止在地铁里吃食、手机外放声音等行为的规定密集出台。我们乘坐“盛世橘”的列车,穿越文庙归来,穿越凤凰台上,穿越兴隆铺前,城市品位不断升华,城市形象焕发光彩,种种美好的意象,提醒行色匆匆的人群:让我们在城市里诗意穿行。
地下巨龙,乘着闪电之足奔驰。呼啸而来的地铁时代,拷问我们的空间布局是否合理、服务设施是否齐备、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打造人民的轨道交通、智慧的轨道交通、融合的轨道交通这一张张答卷,无不期待着更精彩的落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