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好“人民至上”同心圆

2020年12月28日07:58

来源:河南日报

  “正是把‘人民’作为发展的价值尺度,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国家的发展进步才能最大范围地凝聚共识、最大程度地激发力量。”

  □评论员 薛世君

  最近,《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逆行者”“后浪”“双循环”等榜上有名,领衔的则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12月21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联合商务印书馆、人民网等主办的“汉语盘点2020”活动中,“民”当选为2020年度“国内字”。

  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人民占据着当之无愧的“C位”。我们党始终强调“为人民服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人为本”“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始终是制定政策的依据、衡量得失的标准,是发展的价值导向和目标指向。尤其是在今年,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携手与共,夺取了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将此极不平凡的一年,以人民名义镌刻进历史。

  人民至上,体现在疫情防控的严峻斗争中。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病患救治,不管是108岁的老人,还是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都绝不轻言放弃。我省20余万个基层党组织、500多万名党员主动亮身份、作表率,86万名医护人员全员在岗、坚守战位,亿万中原儿女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中原防线”。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一次次夜以继日的奋战、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更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是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人民至上,展现在脱贫攻坚的艰苦卓绝中。2020年,我国年初剩余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在人类减贫历史上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中国答卷”。“五级书记抓脱贫”抓铁有痕,“‘1+N’政策体系”踏石留印,产业扶贫等14个重大专项握指成拳……近年来我省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截至今年,全省共实现718.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9536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53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区域性贫困问题有效解决,绝对贫困人口全部清零,在脱贫攻坚战场绘就了一幅出彩绚丽“中原画卷”。

  人民至上,呈现在民生实践的冷暖忧乐中。今年4月召开的全省卫生健康大会强调,要深入推进健康中原建设,把卫生健康事业放在优先发展地位抓紧抓好;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分别达到90%、96%、92%、96.15%,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我省密集开展“春季网络招聘月”“分秒在线”“百校万岗”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助力大学生就业,提供就业岗位280余万个……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群众方能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网上流传着一张脱贫时刻表的圆形海报,其中点赞最多的留言写道:圆规为什么能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正是把“人民”作为发展的价值尺度,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国家的发展进步才能最大范围地凝聚共识、最大程度地激发力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并提出了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目标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改善民生为导向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促进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持续改善人民生活”等,均体现了鲜明的民生导向。

  “人民至上”从来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落实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行动中,落实在一件件、一桩桩民生实事中,扎根在全社会的价值观念中。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我省正在面临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一系列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需要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一项项民生焦点问题,唯有把责任扛在肩头,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方能把“人民至上”理念真正落实到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中,书写在厚重壮美的中原大地上。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