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坐垫”莫成“侵权神器”

2021年01月05日07:35

来源:河南日报

  □张西流

  前几天,网友“苹果橙子妹妹”发帖,说公司给员工发了一批坐垫,结果几天后,自己就被公司人事“盯”上了——你为什么每天上午10:00到10:30都不在工位上?“苹果橙子妹妹”说,自己一直天真地觉得,坐垫上的数据只有自己手机上看看,原来全世界都知道啊……(见1月4日红星新闻)

  从表面上看,公司给员工配备“神奇坐垫”,是为了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也是给员工的一种福利。殊不知,这种“神奇坐垫”,隐藏着监控功能,不仅可以用于掌握员工坐姿等情况,而且可以随时掌握员工的动向,是管理员工的一种“新招”。但仔细分析,企业这种滥用黑科技的做法,实则是侵犯员工隐私的一种“损招”。从小处讲,折射出了企业对员工的管理过度依赖于高科技设备,缺少人文情怀;从大处讲,反映出了企业管理手段简单粗暴,更是一种懒政行为。

  不可否认,在企业员工中,确实存在出勤不出力、工作期间开小差干私活等不良现象,但这种现象毕竟仅占极少数,影响不了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经济效益。企业因此使用所谓的“神奇坐垫”,监督员工行为,从以诚待人的层面考量,表明了企业先入为主地认为所有员工均有缺勤和怠工的可能,这种对自己员工极不信任的态度,势必会损害员工的自尊,从而影响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换言之,公司给员工配备带有监控功能的“神奇坐垫”,就是对员工工作中的一举一动,进行跟踪与监控。可以说,在“神奇坐垫”监视之下,员工都变成了“透明人”。问题是,将监督升级为监视,将员工的隐私拿到阳光下曝晒,企业管理权是否已经逾越了道德和法律的边界?事实上,此举是对员工隐私权的恶意侵犯。

  莫让“神奇坐垫”沦为“侵权神器”。既然利用黑科技监视员工,弊大于利,不可取,那么这家企业就应该立即叫停这一做法。要知道,当企业管理渐渐异化为管制权,触及员工的人格边界时,关于管理权与员工私权的博弈,显然让员工“伤不起”,这更值得劳动保障部门和相关企业反思。监督员工的劳动纪律及工作效率,尚须企业相关制度执行有力。对员工进行管理,还是以人性化疏导为好。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