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检查不能“摘花不摘刺”

2021年01月05日08:34

来源:大河网

  近日,媒体报道称,不少地方政府到基层检查,存在“摘花不摘刺”的情况,好的经验总结上报,发现问题更多会止于口头表态,原因是基层工作的好坏会影响到上级部门和当地政府的政绩考评。这导致检查起不到监督的作用。

  上级政府部门到基层检查,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监督作用,是去发现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问题不可怕,只要大家共同面对,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同心协力,就一定能把困难问题彻底解决,从而推动基层工作上台阶。如果上级部门存在“摘花不摘刺”思想,对好的经验、做法就肯定,就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以此彰显自己的成绩,而对于基层工作的存在的问题,对于基层工作中的“硬骨头”,或视而不见,或一笔带过,这对基层工作的又快又好推进,肯定是有害无益的。

  上级部门基层检查“摘花不摘刺”,是政绩观错位。一些领导干部,对缺点问题,是打太极,是拼命往外推,而对成绩和优点,就拼命往自己身上揽,好像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自己的功劳。这样的好大喜功,自然不愿意老老实实,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取得成绩。自己做不出成绩,自然就会把手伸得老长,到处去“摘花”,以此显示自己的实干、实绩,这样务虚不务实的干部,是很难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

  上级部门基层检查“摘花不摘刺”,根在不敢担当。鲜花美丽,拿在手中,光彩夺目。而刺既不美丽,也无实际价值,拿在手中,是一种麻烦。于是一些上级部门的领导干部,对基层单位的成绩,是趋之若鹜。而对他们的缺点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却存在畏难情绪,存在怕硬、怕难、怕担责的思想,于是就对基层提出的困难问题敷衍塞责,甚至不惜用“和稀泥”的办法让大事化小,小事了。

  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在日常工作中,每个单位、每个人总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遇到问题并不可怕,不去认真细致地分析问题、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没有一“追”到底的韧劲才最可怕。上级部门到基层检查,发现了问题,就要正视问题,就要敢于“摘刺”,就要一追到底,确保问题的彻底解决。(江文)

编辑:贺心群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