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多人“少”不是基层借调的挡箭牌

2021年01月05日09:06

来源:大河网

  上级部门因事情多借调基层干部干活,基层干部想要通过借调实现工作调动,使得基层工作普遍存在借调现象。近日,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被借调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基层骨干力量,但常常因为编制问题处于一种“两头悬空”的状态——调入单位如果一时解决不了编制,就留不下,需要长时间等待;调出单位被占了编制,进不了人,还要给不干活的人发工资。(1月4日半月谈网)

  借调作为一种特殊的机关工作人员流动方式,本是为解决单位人手不足或专业性人才缺乏问题。但现实中,不管是开展日常性工作还是专项性工作,各种工作都需要借调人员,如筹备会议、材料写作、开展活动等,都会从其他部门借调人员;有的地方借调范围不断“扩张”,甚至驻村第一书记、学校老师、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等都在借调的范围内;还有的地方搞“层层伤害”,局里从二级单位借一个人过来,二级单位又从乡镇借调人......凡此种种,借调频繁、太随意,甚至催生失序、失范借调,于是时间越来越长、形式花样百出、变相违规借调,使得被借调者进退两难。

  借调现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一些地方的工作任务安排不当,尤其是一些新增的任务和突发性的任务近几年越来越多,造成人手一时紧张,于是打着“中心工作”“重要任务”等旗号进行借调。其次,由于是上级借下级,而且能借调的部门,往往是具有考核乡镇权力的部门,对方开口要人,哪敢不借,只能配合。

  借调乱象的本质是权力“任性”。对于被借调单位而言,被借调的大部分是基层骨干力量,造成基层“失血”,影响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对于被借调人员来讲,长期借调离开原单位,一些重要机会与借调人员就无缘了,这对基层干部的成长极为不利。此外,借调随意性大,也滋生了一些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比如把借调作为“垫脚石”,成为少数“关系户”进步的暗道捷径。

  事多人“少”不是基层借调的挡箭牌。一方面,对于非必要情况而长期占用基层借调人员的,组织、编办等部门应予以清查,对于随意性借调的现象要坚决叫停。另一方面,除了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加大制度的执行力来纠正外,还要大力培育与发展社会组织,科学合理地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通过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来解决上级行政事务过多等问题。此外,与其频繁借调基层人员,不妨考虑建立完善对口单位上下级干部人员之间的定期进修、学习的交流机制,让基层干部有舞台有奔头。

编辑:贺心群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