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调研指导过的贫困村脱贫纪实》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该书囊括的17篇调研报告和3集电视专题片是在对这些贫困村深入调研回访基础上形成的,生动反映了这些村在总书记关怀指导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可喜成就和宝贵经验。时至今日,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该书的出版发行,对于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全社会营造调查研究的浓厚氛围,凝聚起万众一心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在条件极其艰苦危险的革命年代,毛泽东同志曾亲自做过多次深入细致的调查,并在著名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留下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化了调查研究的思想,提出了“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强调“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为新时代我们党的调查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察消长之往来,辨利害于疑似。”从黄土高坡到茫茫林海,从雪域高原到草原牧区,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深入了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等24个贫困村调研指导,调查研究的足迹遍及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身体力行地践行了“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正是一次次调研、一次次的考察、一次次的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调研中倾听民声、体察民意,发现问题、找出矛盾,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思想新观点。可以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的形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大思想力量的汇聚,千百年来绝对贫困标签的彻底撕掉,根本在于有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2020年,我们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自觉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来抓,大力弘扬调查研究之风,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多到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多到贫困地区发现短板问题、多到贫困群众家中摸清摸准实情,切实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竭力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行百里者半九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只要始终坚持慎终如始、久久为功,传承用好党的传家宝,以更加强大的定力、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创造性开展调查研究,多察实情、多找问题、多解难题,就必定能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蹄疾步稳地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张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