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盲发快递”不能成监管盲区

2021年01月08日16:27

来源:大河网

  新华社《全民拍》栏目近日接到多个报料:没买东西,却收到一个到付快递,打开快递发现无非是几块钱的地摊货,价值远低于到付款。这是一种叫“盲发快递”的常见诈骗手法。据调查,盲发快递受害者一般收到的是数据线、指甲剪、毛绒玩具等,单件金额都不大。诈骗者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客户的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自行发货,利用货到付款和实际商品的价格差从中获利。有媒体报道,广东的蔡某等人通过盲发快递,短短两月内成功发出4000多件快递,诈骗金额高达40多万元。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在收到盲发快递时,通常会觉得是家人、朋友购买的,从而对快递放松警惕选择付款签收,发现上当受骗后,因受骗金额小,维权成本高,往往抱着“自认倒霉”的心理不去追究,致使盲发快递诈骗屡屡得逞。

  事实上,盲发快递能“精准”发货的背后,是一条涉及购买个人信息、盲发快递、外包客服的黑色产业链。面对这种骗局,快递公司难辞其咎,不法分子在盲发快递时,会与揽件快递员联系,寄件人和地址都是伪造的,一些快递员明知道有问题,却为了自己能多开单拿提成做了“帮凶”,此外不少客户在签收之后发现被骗,快递公司表示不承担责任,这种做法显然是不负责的甩手掌柜,不仅侵害了客户的利益,也严重危害了快递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快递公司应予以重视,在细化内部管理制度的同时,加大对异常快递的检验,守住道德底线,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个人信息安全等问题日渐凸显,彻底斩断黑色链条,杜绝盲发快递换个马甲卷土重来,关键就在于堵住信息泄露这个漏洞。对于个人来说,遇到来路不明的到付快递时要提高警惕,签收之前拆检快递,进行电话核实,如果被骗应选择报警主动维权。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加大力度打击侵害个人隐私权犯罪的同时,利用科学技术等手段找到倒卖和泄露个人信息的源头予以严惩。同时,严查管理不到位的快递企业,依法对其作出处罚。(予声)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