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展望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我们必须认清发展形势、厘清发展思路、勇挑发展重任,笃定目标勇毅前行,稳中求进续写华章。
更高水平的小康需要高质量发展。2020年11月,随着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县脱贫摘帽,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胜利在望。在正确评价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的小康社会是初级水平的小康社会,与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相比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各级党委政府要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整合资源优势、挖掘技术潜力、注重生态文明、突出百家争鸣,按照村村有特色、乡乡有亮点、县县有支柱的发展建设思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既保证广大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又实现群众精神生活富起来,积极走开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进步路子,以发展的高质量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更深层次的改革呼唤高质量发展。社会发展进步永无止境。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改革真正进入了深水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加速传统生产模式、贸易模式变革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新兴市场、新型业态的兴起繁荣创造了条件。各级党委政府要在认真总结40多年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尊重市场规律、注重市场调节、优化资源配置,该淘汰的落后产能坚决淘汰,该关停的污染行业坚决关停,该限制的人力密集型产业主动限制,确立新发展理念,明确新发展目标,细化新发展措施,积极发展新型业态、全面引入新型产业,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切实走开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路子。
更富挑战的跨越立足高质量发展。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十三五”规划实现圆满收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详细规划了“十四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我们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目标任务,立足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营造创新是第一动力、协调是内生特点、绿色是普遍形态、开放是必由之路、共享是根本目的的发展共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奋进新时代,我们要只争朝夕;走好长征路,我们要永葆初心。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我们要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斗争精神,以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邓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