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省长尹弘到鹤壁代表团,与代表们共同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省法检两院工作报告,听取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强调要深化依法行政,勇于担当、务实重干,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省长尹弘在《政府报告》中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大背景下,创新已成为决定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75次,在高频词排在第四位。由此可见,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强化创新意识和完善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性,全省上下要紧密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创新发展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创新工作力度,不断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全面深化依法行政,离不开加强社会治理创新,使社会治理机制和举措更加完善,更好适应新时代新阶段新发展的需要,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毫无疑问,良好的社会稳定大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容不得丝毫的马虎,非常需要各级各相关部门真抓实干,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有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程。进一步强化法治社会建设,需要紧密结合新时代发展实际,强化社会治理创新,为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提供有力支撑。这样,才能为当前乃至今后的高质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强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大背景下,创新已成为决定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加强科技创新是促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的关键。在新的发展时期,结合新阶段新发展实际和区域科技发展现状,着实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一定能够使科技创新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我省均衡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有力促进各项工作都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加强产业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打好坚实基础。“十四五”时期,是河南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阶段,面临着重大机遇和多重挑战,加强产业创新显得格外重要。毕竟,在新的发展阶段,新的项目、新的产业和新的技术都会不断涌现,如果不努力占领产业和技术高地,就会落后于那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力度大效果好的地方,给当地的高质量发展造成被动局面。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进程中,务必以超前的思想意识和胆略,紧盯2035远景目标,加大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投入,使创新引领落到实处,切实为高质量发展打好坚实基础,取得骄人成绩。(范军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