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春节临近,随着各地陆续出台就地过年倡议,不回家如何拜年成为热议话题。在浙江、上海、广东、河南等地,许多年轻人选择通过淘宝等电商平台购买年货寄回家、快递礼品送祝福的“无接触拜年”方式。(见1月31日《经济日报》)
走亲访友、上门拜年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一般都会相互送些年货,给小孩子发压岁钱,聚在一起说些吉祥话、聊些家长里短、聚餐之类,热热闹闹的。今年春节不同往年,受到疫情防控影响,就地过年成为主流趋势,很多人不返乡,就网购年货寄回家,通过网络视频祝福拜年。即便选择返乡过年的,也受到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餐的防疫限制,不能再像往年那样随便出门拜年,也主要采取电话、视频等“无接触拜年”方式。
年货节首日,某电商上“年货”的搜索量激增240%,当天各平台及企业累计销售额达6.7亿元,数码家电、年货大礼包、营养滋补品等类目畅销。可见,在商超管控趋紧,线下购物受到防控影响后,为避免发生接触性感染,网购年货成为最佳替代方案,方便又快捷,既可以买给自己用,也可通过快递寄回家,省时省力。而且,近年来下沉市场增长很快,快递入村为网购提供了便利服务,亦给“无接触拜年”奠定了现实基础。
其实,拜年的形式并非一成不变,一直都在随着时代潮流变化。前些年,在手机普及之后,短信拜年、电话拜年就非常流行,每到春节就收到几十条、几百条祝福短信和电话。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社交软件的普及,微信拜年、红包拜年、视频拜年逐渐兴起,一度成为时尚潮流,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今年受到疫情影响,“无接触拜年”成为新拜年模式,既能够有效进行疫情防控,也将引领时代新风尚。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为了防范接触性感染,各地政府大力倡导发展“无接触经济”,诸如网购、远程办公、网络教育、电子支付、扫码加油、外卖等行业逆势增长,都是基于防控所需,获得了很大的成长空间。随着“无接触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技术和产业加快成熟,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足不出户就能以更低的成本购买和享受到相应服务,并且养成了消费习惯,在春节到来之际,“无接触拜年”也就顺水推舟形成了。
传统拜年有很多肢体接触,聚集人数也多,符合热闹、亲密的习俗,相比之下,“无接触拜年”会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甚至于不再面对面,有可能让部分人感觉疏离和不适。需要看到的是,这是疫情防控下的非常态现象,是为了防范接触性和聚集性疫情,所采取的必要防疫措施。因此,为了社会大众的健康安全着想,社会各界应支持和倡导“无接触拜年”方式,引导大家调整心态,以暂时的不适换取卫生、安全,让更多人都能过上一个和谐、健康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