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海金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文提示,盲盒销售当规范,消费者要理性购买。作为创意产品的盲盒,消费者玩的就是内容的“不确定性”,但质量的确定性应是“题中应有之义”。随着盲盒市场的扩大,部分不良商家利用“盲盒”逻辑售卖低质量产品,这一管理漏洞亟待弥补。(见2月1日《新华日报》)
所谓盲盒,就是在盒子中放置不同的产品,消费者购买的时候不能拆盒,全凭运气抽中商品,这种不期而至的神秘感受到不少年轻人追捧。毫无疑问,盲盒营销类似于一种抽奖游戏的商品营销手法,能够刺激用户的复购率。
近年来,随着盲盒经济在众多领域与行业的延伸与开拓,盲盒自身存在的诸多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引发社会各界担忧。一方面,盲盒热所带来的上瘾和猎奇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费,正所谓“一入盲盒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另一方面,有的盲盒“挂羊头卖狗肉”,卖假名牌、山寨品、二次销售品以及“三无”产品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涉嫌诱导消费者,故意制造所谓“限量”“隐藏”等噱头进行饥饿营销,诱导消费者一直买下去,甚至炒作投机二手交易市场。
2019年8月,天猫国际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每年有20万消费者一年在盲盒上花费超过2万元,甚至有消费者一年要耗资百万元来购买盲盒。在盲盒的消费群体中,有不少是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他们对市场风险的辨别能力相对较低,容易成为被收割、被套路的对象。
“盲盒”不应成为监管盲区。针对利用“盲盒”违法经营等行为,相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清理和规范,积极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健康合法的市场秩序,保持该有的市场透明度和诚信力。要强化经营者市场主体责任。不管盲盒穿上什么外衣,其基本属性依旧是商品,经营者必须承担法定的质量担保责任,确保商品的质量信息真实,不得作出虚假、夸大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对于消费者而言,也要理性消费、量力而行,不应过分沉迷,切勿跟风与攀比,要尽量选择信誉高、口碑好、售后服务完善的商家,注意索要和留存发票等购物票据。
唯有做到监管到位、商家自律和消费者理性,才能为“盲盒”找到最合适、最稳妥的打开方式,“盲盒热”才能循着健康发展的轨道继续“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