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激发乡村振兴“内核动力”

2021年02月04日09:24

来源:大河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步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注重抓根本打基础,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后劲,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宏伟蓝图。

  提升引领力,加强组织建设为乡村振兴“强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必须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大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政治功能,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搞好服务,形成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的政治生态,树立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鲜明导向,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织密监督网,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把组织监督、纪检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网络监督和村务监督有效结合起来,筑牢作风建设坚固防线。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挺进,唱响严的主基调,坚决向侵占群众利益的“微腐败”行为亮剑,根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聚焦群众反映强烈、意见集中的问题建章立制,在集体“三资”管理、项目实施、惠农政策落实、“小微权力”运行等方面建立健全群众导向的评估机制,实行阳光操作,以公开求公正。

  增强吸引力,营造绿水青山为乡村振兴“塑形”。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持续发展、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只有擦亮“绿色名片”,才能留住人、吸引人,更好发展特色产业、绿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要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好绿色关口,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做好“生态+”文章,在保护环境中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良性循环。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让农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持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要加大投入力度,推行河道、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环境保洁、公共设施建设和综合管护,打造旅游型、自然型的绿色乡村,留住乡土韵味、彰显乡村本色。

  激活源动力,培育文明新风为乡村振兴“铸魂”。乡村振兴,广大农民是主力军。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振精气神,焕发新气象。要搞好理论传播,深入群众一线,走进田间地头,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路线方针和惠农富农政策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千万家”。要强文化服务供给,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下乡,加大文化设施、场地建设,加大本文化人才培育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融入乡村发展,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要普及科学知识,推进移风易俗,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反对和抵制各种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文明新风。(和平)

编辑:贺心群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