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虽然回家过年是许多在外地务工者的期盼,但是,最近多地散发病例、聚集性疫情不断出现,旅途中的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维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多地都发出了“就地过年、非必要不流动”的倡议。如何让在外地务工者家庭中的留守老人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春节,成了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据笔者调查了解,我省很多地方在动员就地过年的同时,也都关注到了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群体,尽可能做好做通外出务工者和留守老人双方的思想工作。心平才能气和,心顺才能气顺。留守老人理解了子女们不能回家过年的苦衷,也就不会因此而耿耿于怀,甚至因此不开心。当不得不考虑在外地过年的游子,得知家中的老人能够欣然接受两地亲人暂时不能团聚的现实,心中的那份牵挂自然也就释怀了。
在豫南固始县,近日发生的一幕,就很有代表性。
1月30日,天气晴好。吃罢早饭,固始县徐集乡沈岗村82岁的老党员邵银昌,拨通了在北京环城汽配城经营汽配公司的儿子邵林山的电话。聊了一会儿,老人给儿子下达了“命令”:“你们安心在那儿过年吧,家里有你大姐他们照顾,吃穿不愁,我们想孙子了就视个频!”
像这样的亲情电话,近段时间在徐集乡的村村落落随处可闻,成为冬日乡村的“最美声音”。
徐集乡是劳务输出大乡,常年在外地务工经商、学习生活人员达3万多人,占全乡总人口的过半,其中有不少人分布在眼下的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春节将至,为防止外出返乡人员带来的疫情感染风险,徐集乡党委、乡政府专门印发了《致全乡在外父老乡亲的一封信》,积极倡导在外人员尽量就地过年。乡村干部广播里说、喇叭里讲,从那些通俗易懂的话语里,留守老人们听懂了其中的道理,纷纷说服子女在外地过年,以实际行动支持政府搞好疫情防控。
据统计,目前徐集乡已有100多位留守老人说服子女在外就地过年。老人们说,“想儿孙了就视个频,等来年春暖花开了俺们再团圆!”
如何让留守老人平安快乐地度过即将到来的这个春节?据笔者调查了解,我省很多地方采取了很多关爱留守老人的措施与行动。
豫南某些农村乡镇,结合淳朴民风,号召在家中的青年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动在家近处打零工的中青年,自发组建乡邻互助小组,让留守老人在家舒心过年,让他们的子女在务工地安心过年。
比如,组建乡邻互助小组,两个人一组,就近包保自家附近的老年人,及时提供帮助。这样既利于外防输入,又能便于村民生活。互助小组都是老人的左邻右舍,老人有什么需求,基本上都不用打电话,喊一声就可以了。村里一位八旬老人的儿子在外地务工,已决定不返乡过年。可老人家里的液化气没了,做饭不方便。乡邻互助小组得知情况后及时上门帮助解决。
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这些看似小事,但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是最为重要的生活保障。留守老人的子女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就地过年不返乡的倡议,村里通过这样的乡邻互助小组、便民服务点等结合农村实际的有效举措,精准服务在家过年的留守老人,消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在外务工者所在家乡的人要保障年味不能少、关心不能少,政府有关部门要对留守老人给予“真金白银”的关怀,同时也要给予真情实意的温暖。广大志愿者可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和优势,带头遵守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按照就近就地原则,在做好自身防护、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立足本地实际,开展以农村留守老人为重点服务对象的关爱帮扶活动,特别是对生活困难家庭、无人照料的留守老人以及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及时为他们提供帮助,争当老年人的“孝心儿女”,让他们暖心、舒心、放心。
(张军停 马晓冲)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