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脱贫梦,今朝终得圆。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决战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什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靠的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执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8年持续奋斗,832个贫困县和12.8万个贫困村全部摘帽,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982元增加到2020年的10740元,年均增幅29.2%,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最多的是贫困群众。8年间,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踏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2年12月29日,刚刚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他就顶风冒雪,来到太行山深处的河北阜平,访真贫看真贫。随后的201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又到甘肃看扶贫。此后,新年首站考察看扶贫成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惯例。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领袖心中的国之大者,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集中反映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举国合力、众志成城,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部9省市14个城市帮扶中西部14个省(区、市),实现对民族自治州和西部贫困程度深的市州全覆盖。中央和国家机关、民主党派、金融机构、高等院校、中央企业等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实现了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全覆盖。307个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592个贫困县,全部如期脱贫摘帽。人民军队传承发扬为民爱民的优良传统,就近、就地定点帮扶4100个贫困村,使92.4万贫困乡亲摆脱贫困,书写了新时代的军民鱼水情。
广泛参与,协同攻坚,彰显了党的高度凝聚力、号召力。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构建大扶贫格局,系统治贫,合力攻坚,展现了系统思维和整体思维。12.3万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帮扶7.28万个贫困村,开辟了民营企业、民间力量参与扶贫的中国道路。在一处处没有硝烟的战场上,300多万名驰援的第一书记、帮扶干部尽锐出战、不胜不归,思念故土的农民工党员、“能人”党员响应号召、返乡“参战”脱贫攻坚。“这在世界上只有我们党和国家能够做到,充分彰显了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是党的领导力的具体化,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实践再一次证明,有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就可以跨过任何艰难险阻、无往而不胜。在这场伟大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生动写照,既反映中国价值,又彰显中国力量。脱贫攻坚是一场提振亿万群众精气神的深刻变革,不仅为广大农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模式,也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张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