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身体素质该不该考核

2021年03月10日07:43

来源:大河报

  □本报评论员赵志疆

  如果要评选最受争议的代表建议,考核孩子视力无疑应该算一个。今年两会上,李甦雁代表建议,创新教育评价机制,把包括视力在内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

  对于这个建议,网上的声音几乎是一边倒地批判。这不仅是因为现在孩子近视的比率太高,更是因为考核视力这种做法,本身就不够科学。众所周知,近视只是结果,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有的是用眼习惯不好,有的则是疾病的原因,还有一些则是单纯的遗传。一刀切的考核视力结果,显然是不公平的。

  现在的教育考核似乎陷入了一种误区,那就是哪方面差,那就考什么。孩子的体育普遍不好,那就体育加分,小胖墩越来越多,那就测体重,近视眼越来越多,那就考核视力。去年暑假,山西省长治市将把裸眼视力和体重考核结果纳入中考总成绩的消息,结果引发了舆论强烈关注。

  这种考核的出发点或许是好的,那就是倒逼孩子和家长能够更加重视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问题是,身体素质考核与学习压力之间,并不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这些考核往往是彼已经长了,但此还没有消,孩子的学习压力一点都没有减少。如此一来,不管综合素质考核的目标有多么美好,实际上都意味着孩子又多了一份压力和焦虑。

  关于这个问题,教育部的态度是非常清晰而理智的。前不久,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新政,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内容就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针对考核视力和体重,网络上吐槽与赞同的声音都很强烈,两种声音实际上反映出一种现实——大家都觉得应该扭转现状,但一刀切的方式又貌似差点火候。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不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哪个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天天埋在书山题海里面,做一个小胖墩或者是小眼镜呢?为孩子减负,提高孩子身体素质,需要从小学阶段就明确教育理念、增设相关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即使是将来要对此进行考核,起码也可以提请家长早做准备。

编辑:魏蔚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