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应该走进千家万户,来到每个人的身边,陪伴其一生,守护其一世。”3月8日上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视频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的发言引起不少人共鸣。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正在深刻影响着人们。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因此,应该切实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成为保障美好生活的最大“靠山”。
民法典体现了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的平等保护。民法典设置具体制度维护人格尊严,充分保障了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敬业乐业,保障头顶上的安全,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助力了家庭文明建设,不断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促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金山银山,不如法律这个靠山。要让民法典走进群众心里,在群众身边“活”起来,成为保障美好生活的最大“靠山”,深入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民法典从来不只是法学家的事,也不应只由法官和律师等法律工作者独享。”吕红兵认为,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的法律工作者,更应成为普法宣法的表率。“比如到企业办一场讲座,去社区谈一次体会,进乡村搞一项调研,这样的普法既贴近百姓,又能听到更多基层声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心系群众所思、情系群众所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时刻保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政策制定从人民利益出发,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
各地要加强民法典实施准备工作,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把普及民法典作为今年普法的重点来抓,通过以案释法、巡回审判、普法漫画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民法典走到老百姓身边、刻进老百姓心里。(文/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