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地方谈】河声:81处修改,是政府对民意的充分尊重

2021年03月11日07:43

来源:大河网

  3月5日下午和6日下午,各代表团认真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普遍表示赞成这个报告。代表们充分肯定国务院过去一年的工作,普遍赞同今年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审议中,代表们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国务院认真研究了代表们的审议意见,对政府工作报告作了修改充实,共修改81处。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5日,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报告肯定了2020年的政府工作,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预判,提出了十四五规划和2021年的主要目标,最后对2021年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毋庸置疑,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当年经济发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风向标,其每一个字的变动都会引人注目。

  众所周知,“两会”是广纳民意、汇集民智的舞台,也是观察中国政治生活的窗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能够作出多达81处的修改补充,彰显的是民意导向的进一步增强,体现的是政府工作更接地气,彰扬的是解决问题更趋实际的决心和胆略。

  这81处修改,反映出政府对民意的充分尊重。政府面对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建议认真聆听,仔细研究,作出坦诚回应。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会根据代表委员们的意见与建议做出一些修改,但今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这81处修改认真对待代表委员批评意见,践行了“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的承诺。

  不要小看了政府工作报告这81处修改充实的分量。它们的修改充实,不仅有极强的问题针对性和工作指向性,更彰显出一种重要的价值理念,这就是民意。民意,正是报告修改的导向。民意所指,就是政府工作的方向。

  认真听取和采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是政府依法施政、依法行政、坚持科学民主决策的内在要求,更是回应社会关切和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体现。政府工作报告报告的修改通常会更多反映出代表委员们集中讨论、民众最关心的内容,这些修改会使报告更加完善,更好反映出人民心声,有利于更好地凝聚共识、推动工作。

  民意,正是报告修改的导向,也是政府工作的方向。81处修改充实,已经说明政府工作报告对民意的高度契合,点点见证了中国政治民主的不断进步。(文君)

编辑:贺心群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