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地方谈】河声:“智造+创造”并重,为交通强国装上双引擎

2021年03月11日07:50

来源:大河网

  “乘着新基建和新型城镇化的东风,智能铁路在未来15年里将得到快速发展。”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钟章队表达自己的展望。

  “十四五”对于我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时期。经过五年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总量、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等方面将会有大踏步的前进,装备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社会公众对交通出行需求必将更加强烈,建设“交通强国”成为了一道必答题。

  建设交通强国是党中央赋予交通人的历史使命,是新时代做好交通工作的总抓手。纵览中国基础装备和重要设施建设,从制造到智造,再到创造走过了一条极为不平凡的道路。也出现了复兴号、大飞机等不胜枚举的“中国品牌、中国符号”,这在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工具方面尤为突出。

  拿我们最为熟悉的飞机和火车为例,航空方面,大飞机制造是中国制造业走向高端的中流砥柱,在我国以C919为代表的大飞机项目如今已经取得成果,未来,必将带动大量相关高端制造产业链兴起。铁路方面,从纸质车票到电子客票再到刷脸进站,从绿皮车到和谐号到复兴号再到今天的可变编动车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铁路建设不断刷新着世界建设发展记录

  从制造到“智造”,从制造到创造……不可否认,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取得了迅猛的发展,而市场的需求总是走在前面。交通运输产品的智能化、人性化、个性化成为主要性能特点,制造业的智能化迫在眉睫。放眼当下,世界各地,先进的、新的科学技术和传统的陆路、航空,铁路民航等交通运输产业相结合,必然会产生新技术、新装备,新业态,甚至新产业,而从交通强国的建设来看,科技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这就需要我们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融合优势,在下一步建设交通强国中,调集科研团队、生产厂家、运用维护等部门的力量,积极开展科研创新,把交通设施建设的推动力、驱动力从过去的单纯依靠要素驱动更多向依靠创新驱动转变,更好地发挥科技在创新当中的作用。具体讲,让科技创新在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维护、运行当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注重“智造加创造”的交通运输行业,必将在十四五迎来更大更多的发展机遇,为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出行、商贸物流等等,提供更多更优质的运输产品,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更大的提升。(何高波)

编辑:贺心群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