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优化社会保障 提升灵活就业气质

2021年03月16日09:05

来源:大河网

  今年确定新增城镇就业的目标是1100万人以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日下午在记者会上表示,一方面要继续鼓励增加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也要广开灵活就业的渠道。有的一人打几份工,很辛苦,所以我们应该给他社保补贴,特别是要用机制性的办法来解决可能出现的职业伤害问题,给他们提供基本的权益保障。

  这是灵活就业健康、稳定发展之举。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灵活就业已经有两亿多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越来越大。在为社会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产生了新问题。很多灵活就业者游离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一种情况是,类似打零工,与企业的关系在法律上模糊不清,不受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制,一般的工伤保险、养老保险覆盖不到。还有一种情况,等于自己雇佣自己,各种保险都要自己交,缺乏托底措施。尽管国家有一些减免优惠和补贴救助政策,但各地政策和标准差别很大,一般限“4050”人员和特别困难者,最长不超过5年,在户籍地申报登记,且手续繁杂,条件要求高,尤其是外出务工、创业的人员,真正享受到的人并不多。

  灵活就业者缴纳社保费与“单位人”区别很大。按照国家规定,灵活就业的缴费基数是“一刀切”,以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缴费比例养老保险为20%,医保为4%,实际上全部由个人承担。只有医保和养老两种险,以广州为例,今年每月两项合计1299.8元,这个负担并不小。其缴费基数一律按照当地社平工资,对于收入低的来说,每月的负担较重。由于收入不稳定,一旦收入中断,便难以续保。

  政策短板亟待补齐。个人按社平工资20%缴纳,其中有12%进统筹账户,8%入个人账户。这样一来,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与待遇就可能脱节,不能调动缴费积极性。这样定缴费基数和比例,主要为了以后能够与退休职工待遇赶平。但这一良好初衷,也给收入偏低的灵活就业者带来压力,甚至难以负担,导致缴纳保金断线。此类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势必影响老有所养,甚至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

  权益保障需要优化顶层设计。零工、小时工、钟点工,近年涌现出的微商、网店老板、健身私教、公众号博主、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使灵活就业急剧扩容。新业态如雨后春笋,灵活就业面越来越大。由于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员工身份,权益保障就很尴尬。显而易见,支持灵活就业,必须创新劳动力市场管理机制,强化灵活就业人员的各种权益保障,尤其要加快制定完善相关政策设计。有了足够的社会保障,才会有更多的人放心大胆奔向灵活就业。

  灵活就业不只是饭碗问题,还关系到产业迭代、经济转型。针对灵活就业的痛点,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回应,继续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推动放开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探索建立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应加快落实,从户籍管理、社会保险、劳动仲裁、法律救济等方面做出针对性制度安排,实现社会保障有效覆盖。我们期待,为灵活就业者提供更多的基本权益保障,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拥有满格的安全感,更体面更有尊严地创业打拼。(张全林)


编辑:贺心群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