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把好家风建设“三道关”

2021年03月31日08:44

来源:大河网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20年12月28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说明、答问等60多篇重要文献。

  中华悠悠五千年,历史文化灿烂,有着厚重的家风家教氛围。古人云:“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风家教建设的重要性。为官从政者,尤须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家教不仅是家庭本身,而且影响个人行为,事关作风党风,关系社会安定团结。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风家教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家风连着作风,作风连着党风。家风家教是德育启蒙,是立身做人的“开堂课”,正风肃纪的“第一颗纽扣”。顾炎武说:“做官先做人”,也说“欲治其国,先齐其家。”建设好家风,既是家庭责任,也是政治要求。必须讲好家风“开堂课”,扣正家教“第一颗纽扣”,养成良好家庭作风,塑造优良家教伦常,匡正为人之道,传承道德风尚。让好家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修身养性、孕育品行,端正做人、正直行事,走正人生路,走直为官道。

  家风建设,要过亲情关。天下之本在家,家也是干部的基本单元格。有家就有亲人,有亲人就有亲情。世间最难割舍的,亲情便是其中。建设家风家教,要正确打开亲情,不能一味溺爱,一味偏袒,一味纵容。切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杜绝亲情干政、家庭同腐,亲情共享权力盛宴。亲情既要“亲”也要“清”,不能因亲废清,为清而不亲。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以大义晓亲、无私教亲,培育家人正三观。树立勤勉敬业、爱国爱民,真诚友善、奉公守法的家庭风尚。

  家风建设,要过公私关。权利授之于法,其本质姓“公”,要之能为民。建设家风家教,要打破“小家庭”意识,防止公权私有化,利益亲情化,切实厘清公与私的红线。坚持公私有别,公私分明,构筑公与私的“防火墙”。坚持公正用权,干净为官,增强公与私的“免疫力”。周恩来27年总理生涯,不为亲戚滥用权,不为亲情开“绿灯”,“国家”“周家”俨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公私分明,家风才清朗,家教方纯朴,用权方能挺直腰板,执纪才能底气十足。

  家风建设,要过名利关。熙来攘往,皆为名利。古今以来,为名为利多落马,如贪腐“夫妻档”、腐败“父子兵”,名利欲望没把控,以权谋私身犯险,终究遗臭千古,甚至殃及亲情。古训“莫用三爷,废职亡家”,滥用公权,贪图名利,尽早必为名利的“阶下囚”。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既要以身作则,为家人作好表率,坚持“当官不发财,发财不当官”,又要教育家人靠双手吃饭,凭劳动挣钱,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构架社会治理的,家教奠基党风廉政,主动把家风融入作风,家教融入党风,方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为净化政治生态贡献“家劲”。(吴桂桃)

编辑:贺心群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