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电子警察”变为“创收手段”

2021年04月14日08:41

来源:大河网

  央视再评佛山天量罚单事件,根据佛山交警的通报显示:此前网民反映的“共62万人在该处违章”与实情不符,但一年中此处抓拍的交通违法行为高达18万宗,仍令人咋舌。(央视新闻4月13日)

  依靠科技手段加强社会治理,是当前大环境下的趋势,“电子警察”就是利用科技手段治理交通违法行为的一个举措,通过电子抓拍让违规违法行为无处遁形,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精准度,对整治违法违规行为有良好的成效。一直以来,“电子警察”因其震慑作用,让人们可以自觉规范自身行为,遵守交通规则,有效减少交通违法行为。

  然而近期爆出的“天量罚单”则令人咋舌,一个地点一年中抓拍交通违法行为高达18万宗,这不免让人心生疑虑,是否存在标识不清晰,任性执法行为,让“电子警察”变为了创收手段,让群众难以信服。一年中高达18万宗的交通违法行为,且不说其是否存在让“电子警察”变为创收手段的嫌疑,就说其如此大量的交通违法也可见此处交通整治未见成效,治理能力存在欠缺,难免让群众心生质疑,难以服众。

  这次事件的曝光也给相关执法部门提一个醒,交通罚款要做到于法有据,程序正当,才能让人信服,否则就会让人质疑,心生怨言,不利于社会治理,也有损党的形象和政府公信力。有关部门要借此机会全面排查,对确实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立即整改、严肃查处。要强化通报警示制度,在机关单位上下形成震慑作用,让工作人员做到慎行、慎微,善用手中权力。要加强执法部门廉政教育,筑牢制度藩篱,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执法。

  推进社会治理规范化是提升城市文明的必然要求,但在这之前一定是以规范公正的执法能力为基础的,打牢根基才能更好发展。这就要求相关职能部门、新闻媒体,乃至全社会都要肩负起自己的职责,做好管理和监督工作,让社会的发展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刘亭)


编辑:贺心群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