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连城
“五一前一周开始计划出游,我体会到了机票和酒店惊人的价格”“看完机票和酒店价格,我决定在家躺5天”……五一假期将近,许多人都有出行打算。可当丰满的攻略“遭遇”骨感的成本时,网友们纷纷直呼“太贵了,游不起”。
交通和住宿是旅游的“硬成本”。日前,多条热门线路火车票瞬间秒光,“12306崩了”登榜热搜,不少人感叹五一抢票堪比春运。另有数据显示,与2019年同期相比,目前五一机票订单量增长23%,国内酒店预订量超四成,每晚均价更是比2019年贵了85元;有关人士估计,预计五一旅游人次有望突破2019年同期,达2亿人次新高。
今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涨价原因不难推测:国外防疫形势严峻,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春节“就地过年”积压的需求与五一假期相遇,多种因素叠加,国内旅游需求倍增。旅游市场价格受供需影响上下波动,涨价无可非议。我们没有苛求所有商家都像“拉面哥”一样,15年不涨价。但为人不齿的是,部分商家打着“供需关系”的名义拉大旗作虎皮,玩噱头、搞花样,刻意制造饥饿营销,把原本的平价商品“炒”上了天。
君不见,60元一盒的泡面,成为东北雪乡的污点;38元一只的大虾,成为青岛旅游的阴翳;2000元一斤的藏贝母,成为彩云之南的伤痛……短期看,这种一锤子买卖“吸金”迅速,引得部分人趋之若鹜;但从长远看,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既搅乱了旅游市场,又抹黑当地形象,更严重损害人们对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信心。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内需是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合理的价格上涨有助于挤压泡沫需求、优化服务质量、促进市场细化,能够提振经济发展信心、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场自能辨浊清,监管从来有尺度。如果商家以投机的心态,趁着假期任性涨价,玩票“割韭菜”,等待他们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旅客的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