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普惠”多多益善

2021年04月27日07:29

来源:大河报

  □本报评论员赵志疆

  “世界读书日”刚过,读书的话题再次引起了关注。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29本。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9.5%,换句话说,这也意味着还有40.5%的人口不读书。

  “读书是一个人的事,但让一群人爱上读书,并不容易。我们希望携手拼多多、出版社和文化界人士,一起做好这件事。”4月25日,拼多多主办的“众声创作者计划”暨“平价正版公益联盟”启动仪式上,中国出版协会副秘书长刘丽霞如是说。

  最近一段时间,朋友圈里晒“购书福利”的人越来越多。原因是,拼多多“多多读书月”宣布,启动5000万元读书基金,联合数十家出版社、图书公司对中外经典名著、畅销图书等进行专项补贴,最低补贴价格将突破2.5元/本,120多本书在9.9元内包邮。提起来买书,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有两个:其一是价格,其二是正版。以最低的折扣买正版书,无疑是读书者的福音,折扣的快乐加上阅读的快乐,使得“多多读书月”的这项活动备受推崇。

  “世界读书日”的喧嚣与热闹过后,扪心自问,我们在过去的一年里到底读了多少书?“碎片化阅读”日益流行的背景中,这似乎是个令人有些羞于启齿的话题。早在2006年,国内就发出了全民阅读的倡议,如今,“倡导全民阅读”已经八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尽管如此,人均4.7本的阅读量还是显得有些“寒酸”。

  国内出版业正在经历着大繁荣和大发展,全民阅读为什么没有展现与之匹配的数字?撇开碎片化阅读的影响,有一个原因不得不提,那就是图书价格一路走高。统计数据显示,正版图书价格从2000年的15.9元,已经上涨到2020年的48元。经年累月的购书开销,难免会令人“肉疼”,对于那些低收入人群来说更是如此。在这样的背景中,在电商平台拼购图书,不仅可以降低阅读的门槛和代价,而且可以提高阅读的动力和兴趣。

  拼多多发布的《2020多多阅读报告》显示,去年有超过4亿人次的读者通过拼多多“拼”知识,来自农村地区的图书订单量和交易额同比增长双双超过180%,其中收货地址为乡村中小学的图书订单量、图书交易额增速也都突破了152%。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在助推脱贫攻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优化图书出版流程,实现“知识普惠”?

  没有平价正版图书,就没有知识普惠可言。互联网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此同时,也在不断丰富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作为服务8亿用户的新电商,拼多多通过扶植青年作家、联合出版社补贴正版好书,用户得到实惠,出版商和作家获得更多曝光和更高销量,让流量更具价值依归和精神向度。从物质食粮到精神食粮,在弥合城乡知识鸿沟方面有所作为,这未尝不是电商企业积极投身文化强国战略的一个方向。

  面对越来越广泛的阅读需求,最大幅度降低阅读门槛、保障作者权益、维护行业秩序,不仅是“平价正版公益联盟”的价值所在,同时也是互联网企业参与“知识普惠”的写照。建设“书香社会”,不仅需要政府层面的大力推动,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层面的广泛参与,“知识普惠”的善举多多益善。

编辑:梁倩文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