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农耕文明中浸润千年的内陆省份,正在迎着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春风,展开经济腾飞的翅膀。”
□顶端新闻评论员赵志疆
前不久,一位离家多年的同事返乡省亲。站在大哥的农家院外,他按捺不住兴奋,拍摄了一组照片,引起了众多同事的惊呼:这哪里是记忆中的农家院,分明是富丽堂皇的别墅区。这位同事也由衷地感叹:兄弟姐妹好几个,没想到居住条件最好的,是在家乡务农的大哥。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10年增加500多万人、人口增量全国第五的河南,是中部六省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唯一正增长的省份。相比起人口总数的增加,常住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提高更加令人欣慰,因为这足以说明河南自身旺盛的活力,以及对人口的巨大吸引力。
《2020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年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3086.70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850.26万人。而《2019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省内转移1826.01万人。对比可以看出,留在省内就业的人员增加了24.25万人。
从“孔雀东南飞”到“春来燕归巢”,从“出门去打工”到“返乡来就业”,越来越多的农村人选择家门口就业,记忆中的故乡也因此旧貌换新颜。逢年过节,除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之外,农村地区熙熙攘攘的车流,总能成为镜头捕捉的焦点和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些无疑是农村人“留下来”并“富起来”的生动写照——农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最直观的表现莫过于焕然一新的院落,以及干净整洁的街道。
如果说当年外出打拼是为了更好发展,现在外出游子纷纷回到故乡只有一个理由:一个在农耕文明中浸润千年的内陆省份,正迎着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春风,展开经济腾飞的翅膀,无需背井离乡,在家门口就能触摸世界、拥抱未来。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5月11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强调:加快清理妨碍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保障劳动力和人才合法流动权益。大力引导和支持返乡创业,促进人才回归、技术回乡、资本回流。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扁平化的世界经济不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这意味着地理版图上的距离日渐模糊,所有市场竞争都将以最有效率和最低成本的方式实现。面对纷至沓来的创业机构和创业者,站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潮头,河南有理由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传统产业的转移和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是市场资源择优组合的自然产物。
身处中国之中,携十省通衢之便,河南不仅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而且有持续发力的政策优势,这些优势正在成为看得见的共识——市场经济环境中,“用脚投票”就是最直接的肯定。营商环境在持续改善,新兴产业发展在不断提速,家门口创业和就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每一个人念兹在兹的故乡,就是我们朝气蓬勃的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