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助力“中国号”巨轮扬帆远航

2021年05月18日16:28

来源:大河网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五千年来,地震、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但中华民族从未被压垮。在抗震救灾中,中国人民就以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团结一致的强大力量、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铸就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集体主义价值原则的充分展现,是中国人民战胜磨难、创造奇迹的强大精神武器。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党员干部都要坚守人民立场,在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时始终以群众需要为第一信号、以群众呼声为第一选择、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推动各项事业朝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迈进。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必须反对一切形式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人命关天的大事中,尤其要剔除错误思想,与一切歪风邪气作斗争。要掌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在防范和化解重大自然灾害中有所作为。具体而言,就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下好先手棋,走好第一步,进一步增强科学思维,对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做出合理预判,从而达到未雨绸缪效果,从根本上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九大一个突出历史性贡献,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能够进一步增强为人民服务的积极性,有效提升抗震救灾的效率,最大程度上减轻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有了更高期待。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已擘画了“十四五”时期发展蓝图。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就应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助力“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进、扬帆远航。(缪晶晶)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