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吕志雄
河南的稻秧正摇曳青青的伶仃,长沙城里的泪水汇成湘江的涛声,长江黄河的哽咽撼动五大洲千村万城,一个消息却悄然而临:根据袁隆平院士丧事从简的遗愿和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不安排接待群众前来悼念。
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袁隆平院士一如生前那样低调,那样心系民生,怎么可能让自己的葬礼劳动百姓,更何况他还操心着疫情。
英雄无奈是多情!亲情应是最浓最深的情。母亲教袁隆平英语,讲昂扬的生命力。袁隆平深爱母亲,他给逝世的母亲写信说:“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然而,当他决心投身于农业科技,便把年已七十从未在农村生活过的母亲拖到安江小山村,吃苦受累;当母亲病重时,他为了开好杂交水稻研讨会,硬是错过了与母亲见最后一面。情何以堪!他这样做,只是因为曾见过百姓挨饿,发誓要让国人不愁吃,让中国的饭碗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怎样一种感情,比亲情更深更浓!
无缘亲身领略袁隆平院士的风采,但每每看到有关报道总会想起曾见过的农业科学家们。曾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杨健到宁陵梨园采访,他每年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待在果园;三分之一上野山收集梨树种,建好基因库;还有三分之一在研究所做研究。他把两岁多外孙的照片放在手机屏幕上,想了就随时看看,两年多他只回去见过外孙两次。他说:“没法儿,活儿不等人,老忙!”——有一种多情叫忘我,只惦记着别人,却总忘了自己。
袁隆平院士就是这样的人,就是众多站在科技前沿、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科学家代表,他们身上散发着一层让人惊叹的光辉。
这一抹光辉生发于专业能力,更生发于大爱无疆。爱党爱人民,无私奉献是最根本的闪光点。他们见不得老百姓吃苦,就自己去吃苦。袁隆平高挽裤腿站在稻田里的形象,不知是多少农业科学家日常工作状况的写照。接触久了,知道他们都有个习惯,工作不穿袜子,方便下地干活。
这一抹光辉生发于坚韧不拔的作风。农业科学试验,往往完成一个试验要十多年甚至几十年。其他科学试验也一样,求得一个领域的突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都要在黑暗中不懈摸索。从青春少年,到白发老人,不求名利,不计得失,持之以恒,埋头苦干,一辈子就为了做好一件事。他们大度镇定、从容勤劳,又活力四射、无比善良。他们融入人民的大地,隆起大地的厚重。
他们欣慰大地上鲜花开了,蜂蝶翩跹,也叹息一些人追蜂逐蝶,闹出什么“倒奶打榜”之类的荒唐事儿,但随之埋下头去,干!
他们笑看一些人,被金钱的光芒迷惑了眼睛,信奉“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妄想一夜暴富,浮躁癫狂,但随之埋下头去,干!
袁隆平院士走了,但隆起的大地还在,广袤的田地还在,身上的品德还在,张扬的价值还在,那个“禾下乘凉”的梦,正在无数个“袁隆平们”手中筑就。
赋词一首追念袁隆平院士。词曰:“驾鹤上青云,多情还顾,人世几人受饥苦?泪淋千树,风动白花满路。稻青肃田圃,悲心堵。千里断肠,湘江悲语,皆颂高风亮节处。冰心雪胆,付与万家双箸。只为明日见,神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