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只是出去吃个饭,立马就收到商家发来的各种信息,真是太烦了!”年逾七旬的重庆居民罗先生说,偶尔三五老友相聚,服务员要求扫码点餐,不仅需要关注微信公众号,还要留电话号码,同意获取自己的位置、微信头像等,然后手机就收到了包括广告、积分提醒、餐后评价等各种信息。有媒体近日随机走访了100家餐厅,其中72家提供扫码点餐服务,35家需要关注公众号,20家还需要手机号注册会员填写个人信息,不然就无法点餐。(见5月24日《工人日报》)
提供扫码点餐服务的餐厅越来越多。扫码点餐,有助于提高服务效率,还能节省打印纸质菜单的成本。但扫码点餐不能成了“单选项”“必选项”,消费者有自由选择点餐方式的权利,而且一些人并不习惯于扫码点餐,尤其是老年人。而现在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消费群体庞大,扫码点餐成了“单选项”,这是给广大老年消费者制造不便。强制要求消费者扫码点餐,是对消费者正当权益的侵犯。
商家要求扫码才能点餐,不仅是为了方便消费者,还为了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为店铺引流。比如消费者扫码后会弹出申请获取微信头像、昵称、地区和性别等信息的弹窗,或要提供手机号甚至注册成为会员等。商家后续的诱导操作,实际上可能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不少消费者都有过类似经历:去消费过一次的餐厅,几年后仍经常给自己推送广告。这些都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
中消协日前指出,菜单是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与是否接受餐饮服务直接关联。商家要求消费者只能扫码关注了才能查看菜品和价格,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餐饮企业的监督,督促商家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商家而言,要引流,就要少耍一些“小聪明”。真正尊重与善待消费者,以消费者为中心,才是最有效的“引流”方式,才更契合长远利益。只有真正坚持服务宗旨,扫码点餐服务才能起到优化服务、提升服务水平的作用,而不至于变成商家“算计”消费者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