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雕塑”为“禁烧”找出口,乡村振兴要多一些“变废为宝”

2021年06月02日15:54

来源:大河网

  一个个用稻草编织而成的巨型“恐龙”、“鳄鱼”等工艺品,伫立在田间地头。这样的场景近日在视频社交软件引起了广泛关注。记者联系上了视频发布者,这位来自江苏沭阳一家景观公司的业务主管谢壮志表示,他们从2016年开始做稻草工艺品,目前年销售额可达4000万元左右,产品销往了全国几乎所有省份,买家以景点、农场为主。(6月1日 澎湃新闻)

  据了解,“稻草雕塑”所用原材料,就是用回收的秸秆编织而成的草绳。正如媒体报道的场景,猛狮、骏马、霸王龙……造型各异的稻草工艺品,仿佛组成了一个“稻梦空间”。而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让人头痛的“废物”,经过开发利用,通过精细编织和加工,可谓身价的倍增,为当地的农民带来巨大的财富。

  近年来,对于不少基层政府来说,如何处理秸秆,可谓伤透脑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不被问责,一味在“堵”上做文章,想通过严防死守,完成秸秆“禁烧”任务。为此,有基层乡镇干部24小时下乡巡视的;有“狠话”威胁的,谁违规烧秸秆,就取消享受惠民政策资格;更有甚者,还有在农村全域安装监控视频的,希望以此彻底“禁烧”……虽然地方政府绞尽脑汁,但秸秆“禁烧”的结果似乎却总难尽如人意,焚烧秸秆的行为,在各个农村,时有发生。

  熟悉了解农村情况的人都知道,在经济生活高度发达的今天,秸秆早已失去烧火做饭的作用,加之农村群众基本上都住进新房子,他们不可能把秸秆搬进楼房,最简单、最省事的办法就是一“烧”了之,除非当地相关部门能够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变废为宝”,否则农村焚烧秸秆问题就难以彻底禁止,你白天不准烧,农村群众就晚上烧。干部在不烧,干部不在就马上烧。

  焚烧秸秆对环境的影响毋庸置疑,“禁烧”秸秆有助于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乡村振兴,其好处不言而喻。地方政府转变观念,创新方式,“变废为宝”,给秸秆一个出路,让秸秆有利用价值,老百姓自然不会再焚烧秸秆。“稻草雕塑”的出现,让干部群众伤透脑筋的秸秆有了用处,能够给他们带来收入,这不但对秸秆“禁烧”有立竿见影效果,而且有助于乡村振兴。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乡村要振兴,各地一定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多一些“变废为宝”。这对乡村振兴,大有帮助。(江文)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