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工作,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各地创新形式、丰富载体,让党史学习“有趣味”“接地气”“增福祉”,以“小切口、大格局、正能量、易传播”的思路,广泛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党史宣讲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融入“百姓讲”,讲好身边人身边事。讲好基层党史故事。在基层,“照本宣科”式宣讲,对基层群众的吸引力不足,再加之缺乏本土化的解释,极易造成群众的理解困难,看似“高大上”的宣讲,实则“不走心”,直接影响党史学习教育理论的传播。积极探索新时代理论引领和传播模式,精心打造新时代群众宣讲理论品牌,以“理论+文艺”“派单+点单”“固定+流动”“线上+线下”的宣讲模式,挖掘群众身边的老党员、老模范等,深入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场公园、田间地头等基层一线,开设“板凳课堂”、开展 “群众坝坝会”等宣讲活动,用接地气有生气的文艺作品,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讲好党史故事,让群众真正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
融入“现场讲”,讲好革命歌战斗曲。红色资源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在红色精神谱系中立心铸魂,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体悟道德风范,以实际行动大力弘扬党的光荣革命传统,传承优良作风和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通过把宣讲报告会开到博物馆、红色文化遗址等,聘请老战士、老党员等红色讲解员,以“实践体验+现场讲解+故事分享”的方式现场教学,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重温峥嵘岁月,从身边的党史中感悟初心和使命。
融入“文艺讲”,讲好小文艺大道理。有效整合文艺、理论等宣传资源,广泛调动各级文艺团体和文艺爱好者,依托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编排文艺节目,通过“文艺搭台、理论唱戏”,将党史宣讲和传承非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把文艺宣讲带进社区、带进乡村、带进企业,掀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热潮。选取“60、40、20”老、中、青三代党员,组建“党史文艺宣教队”,把革命先辈与当地人民发生的感人故事编入本土“非遗节目”,让党史学习教育生动接地气。
融入“微宣讲”,讲好小话题大主题。以微言大义为主旨,于细微处见功夫,把宣讲“落细、落小、落实”,是微宣讲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创新宣讲方法手段,线下发挥传统阵地优势,积极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农民夜校等理论阵地,以“小切口”讲述“大道理”,从“细微处”彰显“大格局”,切实把党的百年成就讲足、经验讲透、形势讲清、前景讲明。线上发挥媒体融合优势,充分运用音视频、H5等融媒体手段扩大宣讲覆盖面,推出“百部‘红色视频’悟初心”、红领巾讲党史、主播讲红色故事等宣讲微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展播,让理论宣讲入脑入心。
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既要有技巧也要有智慧。要找准宣讲切口,丰富宣讲形式,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实现理论宣讲“色香味”俱全,讲老百姓能够听懂的故事,讲老百姓最想听的内容,方能真正打通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琳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