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河文化中汲取廉政智慧

2021年06月18日07:38

来源:河南日报

  □丁新科

  以文化人,以廉润心。近日,河南省纪委监委和郑州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联合推出《黄河清风贯古今》系列故事,选材于数千年来黄河流域孕育的廉政历史人物,既有人物简介、主要事迹,又配以漫画、短评,寓教于乐,让人耳目一新。栏目将黄河文化中丰富的廉政文化集中荟萃,创新文化传播载体,为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开辟新思路、探索了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黄河文化传承保护,亲自擘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宏伟蓝图,强调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这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在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中,黄河流域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产生了一批彪炳史册的廉政历史人物,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黄河廉政文化,其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值得深度挖掘。

  细细研读黄河清风故事,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从“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到不贪“一丝一毫”的张伯行,他们重名节,廉以持身,其操守令人钦佩;从嫉恶如仇的浚川公王廷相到铁面无私的包拯,他们铁骨铮铮、品格鲜明,可谓“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从救济百姓的房彦谦到主持修西湖的白居易,他们关心百姓疾苦,留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深刻启示。博学多识的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辉煌巨著,一生率先垂范“诚德俭廉”思想,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千年古训,至今仍闪耀着智慧光辉。他们的故事传诵千年,他们的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当今廉政文化取之不尽的宝藏。

  廉政文化是黄河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讲好黄河故事,就要将散落在各处的廉政故事串珠成链,在古今辉映中彰显廉政文化特色。要充分挖掘黄河廉政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比如“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为政以德”的德政思想,“唯治为法”的法治思想,“知行合一”的实践思想,“慎独慎微”的个人修养,等等,继承发扬光大传统优秀文化。要结合当前廉政建设的需要,充分汲取古代监察机制中的智慧设计,合力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深入挖掘黄河廉政文化内涵,考察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运用历史智慧,丰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内涵,在全社会尤其是党员干部中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社会氛围,我们就一定能在新征程中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