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新科
近日,“杭州跳车女乘客事件”持续引发关注。6月21日,杭州富阳区网约车事件联合调查处置组发布调查情况通报,根据涉事车辆录音,司机张某法和乘客高某之间就“车辆不按导航行驶”有过简短交流和分歧,但未有明显争执等异常情况。因司机两次未按导航行驶,让乘客高某产生了恐慌心理。当车辆行驶至银湖街道金桥北路延伸段200米处时,高某从行进车辆的后排开门下车倒地受伤。司机张某法发现该情况后,立即停车报警。
目前,首汽约车已发表声明,对高女士的受伤深表歉意,并对后续沟通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不当言论,向高女士以及其亲属再次表示诚挚的歉意。
6月20日,高女士通过微博发表声明称,自己打开车门后,车内已有提示音司机却仍未停车。回顾整个事件,不难发现,司乘双方产生分歧的主因是司机两次偏离导航路线。但网络的一些评论却令人费解,有人称高女士属“被害妄想症”,为她贴上所谓“普信女”的标签,人身攻击味道越来越浓。
无论是出租车、网约车还是公交车,公共交通工具都应保障乘客安全,这是社会共识,乘客追求安全本身无可指责。具体到杭州跳车女乘客事件,当事双方处理方式都有欠妥的地方。司机没有及时解释路线偏航原因,引起高女士疑心,尤其在高女士要求停车时,司机没有及时停车,对事件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女士选择跳车,这种行为对自身伤害性极大,更不值得提倡。
如何看待偏离导航路线是事件核心。地图导航软件往往提供几种路线选择,但在实际行驶过程中,司机不愿意等红灯,直接右转切换路线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是网约车,司机改变导航路线,应提前向乘客说明,征求乘客同意,这才是科学理性的处置方式。地图软件提供的路线,是基于大数据的选择,综合考虑了堵车等因素,带有一定的科学性,但网约车司机的主动偏离路线行为,的确会给乘客造成困惑。尤其对于不熟悉交通状况的外地乘客来说,怀疑司机偏航的动机实属正常心理反应。长沙货拉拉女孩跳车事件,起因正是司机偏离导航路线,选择走偏僻小路。
高女士的行为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女孩子出门在外,保持警惕性是非常必要的,但遇到突发事件,理性、清醒思考也是保护自己的有效方式。放到此事来说,高女士发现司机偏航,可以迅速微信告知亲人、同事,甚至可以选择在车上报警处理。高女士在行驶过程中贸然打开车门,并以此示意司机停车,甚至最后选择跳车,无疑将自己推向了最危险的境地。
一场驾乘纠纷,引发舆论广泛讨论,再次证明遵守契约精神的重要性。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除了加强对网约车平台及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如果各方再多些换位思考、冷静处理,则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