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签“不喊妈条约”,这个可以有

2021年07月14日09:43

来源:大河网

  四川成都的一位妈妈张鹿(化名)是一位文字工作者,平时都在家办公。儿子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丈夫是一位工程师,经常出差在外,由于家里没人帮忙照看,大多数时间都是张鹿自己带儿子,“可能是长久以来一直在一起的原因,他确实有点依赖我。”儿子放了暑假,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喊妈妈,这让张鹿非常头疼,感到随时被打扰,无法专心工作,于是,她与儿子沟通协商,并根据自家实际情况,写了一份“不要喊妈条约”,她说,希望儿子能够自立,不要什么事情都靠妈妈。(7月12日澎湃新闻)

  四川成都的那位妈妈张鹿为了培养儿子的独立性,与儿子签了“不要喊妈妈”条约,这个做法受到网友的一致好评。网友“lock0 ”感概:“太真实了”,也有网友吐槽:“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娃”。可见,与张鹿有着相同遭遇和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

  站在教育的角度来看,孩子过分依赖家长,缺乏独立性,责任在家长而不在孩子。是家长爱子心切,大包大揽,才让孩子养成偷懒的习惯,凡事都习惯找妈妈解决。往深处说,妈宝男、巨婴都是家长这么宠出来惯出来的。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美国教育家罗伯特博士也指出,现代孩子教育有十大目标,其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独立性。一个孩子在长大后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具备独立性,要具备能够独立思考、选择、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以这些为基础,才能应对各种生活的挑战,否则是很难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在小鹰嗷嗷待哺的时候,老鹰不辞辛苦觅食喂食,可当小鹰的翅膀能够抗击风暴的时候,老鹰就毫不犹豫地将小鹰赶出家园,因为老鹰明白,爱不能代替生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都遵循的一个规律。父母可以爱孩子,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但是父母不能一辈子代替孩子去竞争,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才是对孩子的一种真爱。“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式的娇生惯养,最终只会害了孩子。

  要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父母就应该多为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不要事事包办,也不能在关键时刻舍不得放手。孩子在两岁后,父母就应该帮助孩子逐步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收拾玩具等,通过做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慢慢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从张鹿与儿子签的“不要喊妈妈条约”中不难看出,十条“条约”涵盖了学习和生活的多个方面,“不会写的字请查字典,不要喊妈!”“早起自觉洗漱后,打开衣柜找衣服穿,不要喊妈!”“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等爸爸回家后,喊爸!”“条约”签订后,儿子喊妈妈的次数大幅度减少,这说明张鹿的儿子已经逐渐改掉了“有事没事就喊妈”的坏习惯,逐步学会独立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坦然面对生活中的风雨。

  当然,培养孩子独立性,并不意味着家长从此可以做甩手掌柜,对孩子面对的问题不闻不问。在孩子面对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家长该出手时还是得出手相助。母子签“不喊妈条约”,这个可以有,因为“不喊妈条约”在促进孩子成长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李健)

编辑:孙振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