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开张,河南如何把握机遇?

2021年07月20日10:25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顶端新闻评论员徐兵

  全国碳交易市场终于来啦!

  日前,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启动仪式按照“一主两副”的总体架构,在北京、湖北和上海同时举办。7月16日上午9点30分,首笔全国碳交易已经撮合成功,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

  由于被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的单位超过2000家,被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这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碳交易市场是指将碳排放的权利作为资产标的进行公开交易的市场。在这里,卖方可将自身多余的碳排放权出让,买方则通过支付费用获得排放权。举个例子,某个企业每年的碳排放配额为1万吨,如果通过技术改造,碳排放量减少为8000吨,那么多余的2000吨,就可以在碳市场上出售。

  碳交易市场背后蕴藏着巨量的市场空间。据业内人士预计,全国碳交易市场初期,年成交额约100亿元。随着市场不断完善、覆盖范围增加,碳交易将更加活跃,到2030年,全国碳交易市场的交易规模或超1000亿元,从长期看,我国碳资产交易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3万亿元。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河南该如何把握机遇?

  一是转变思路,积极参与。笔者了解到,河南首批120家电力相关企业被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将有机会参与交易,但多数企业可能还在观望。面对新事物、新趋势,企业只有积极转变思路、主动出击,才能把握政策和行业机遇。除电力行业之外,未来更多行业将被纳入碳市场交易体系,这将会对企业产生结构性影响,其他能源类企业也应积极参与。

  二是把“碳减排、碳中和”目标引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有电力生产企业负责人曾表示,有了碳交易市场,碳可能成为企业竞争力中一项重要指标。笔者认为,长期来看,还要把碳减排、碳中和目标引入企业发展战略中,生产产品要考虑碳排放的因素。

  有些企业可能认为,被纳入碳市场意味着生产成本上升、经营压力增大,但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技术改造降低碳排放后,剩下的配额可以在碳市场上交易。这反倒成为一种创收手段。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建立全国碳市场对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意义不言而喻。如今,这些“星星之火”在中原大地已有燎原之势:万江新能源集团在全国首创砂岩地热开发模式,使集中供暖“零污染、零燃烧、零排放”成为可能;神火股份将电解铝项目搬至云南,其中电的来源也由火电变为水电,实现了原料的零碳目标……“减碳”之风已来,河南只有抓住机遇,继续乘风而上,未来方能大有可为。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