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这是杨善洲生前说过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的写照。杨善洲退休后回到家乡云南施甸植树造林,在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筑起一片绿洲。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人的价值却是恒久的。用一生的时间换为民的价值是值得的,人民也会永远铭记。如果说用一生的时间换取碌碌无为四个字,那又是何等的遗憾和可惜?作为党和人民的“服务员”,就要服务好人民,服务好国家,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信任和支持,用有限的生命换取无限的价值,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凡的价值,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向“人民公仆”杨善洲学习,拥抱理想不断进取。有理想有抱负固然是好的,但是有了理想信念还需要我们不断奋斗进取。就像杨善洲同志一样,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领干部群众发展粮食生产、推广科学种田、开展多种经营、兴修水利设施,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懈奋斗,把深山大沟建成全国闻名的“滇西粮仓”。必须明白,奋发进取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能不能坚持和发扬奋发进取精神,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向“人民公仆”杨善洲学习,坚定信念一生为民。杨善洲同志总是保持平民干部本色,戴个草帽,穿双草鞋,随身带着锄头、镰刀等各种农具,深入田间地头搞调研、访民情,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种包谷就种包谷。人民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草鞋书记”,“草鞋书记”的称号是对他一生为民的亲切称呼。党员干部就要有这样的精神,把群众的小事当做自己的大事,真正做到听民声、解民惑,切实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常下基层走一走、常到田间地头问一问,拉进和人民群众的距离,在切实解决人民问题过程中做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让群众从心底真正地认可你、信任你。
向“人民公仆”杨善洲学习,无私奉献终其一生。“干部总是要退休的,但共产党员永远不退休。”就是这么一个简单却深刻的理由,让杨善洲同志在他退休的第三天就带着一行人上山栽树,这一干就是22多年。杨善洲同志不仅仅奉献了他的前半生,更是竭尽心力奉献了他的晚年生活。他用行动告诉我们,退休不退志。无私奉献、造福人民的高尚情怀,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人生导航。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和思想觉悟,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升华自己的理念,实现人生价值。(缪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