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在战疫斗汛大考中擦亮党员干部担当本色

2021年08月06日17:29

来源:大河网

  “汛考”加试,“疫考”反复。当前,国内一些地方汛情刚刚稳定,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又突然来袭,部分地方出现聚集性疫情和散发病例。据国家卫健委消息,8月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2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4例,本土病例80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截至8月5日24时,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0990人。疫情防控到了关键阶段,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仍然很大。当前,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已成为重中之重。

  疫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面对疫情防控、防汛减灾的双重考验,各种突发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任何的麻痹大意、心存侥幸,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广大党员干部是战疫斗汛的主力军,能否打好打赢这两场硬仗,已成为摆在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这既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初心和使命的检验,也是对党员干部战斗力的检验,如何“答好卷”值得每一位党员干部深思。

  打好防汛救灾攻坚战。当前,正值“七下八上”主汛期,一些地区降雨频繁、来势汹汹,强降水极易引发山洪、城乡积涝、中小流域洪水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还有一些地区刚刚经历洪水灾害开始灾后重建工作,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稍有松懈就极易造成群众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意识,在思想上把弦绷紧,在行动上把工作做实,在防范上把漏洞堵严,确保防汛救灾责任全覆盖,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疫情没有“时差”,更不会原地踏步坐等我们消灭,任何的侥幸和疏忽都是疫情滋长的漏洞。最近,禄口机场的疫情外溢、张家界大型演出让传播链不断延伸、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疫情局部散播,正是由于思想麻痹、存在侥幸心理、心态松劲,才让病毒“钻了空子”,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身处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坚固屏障,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认真落实上级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比如设置疫情防控检测点,抓好境外及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外来人员管控,全力做好排查工作;积极向群众讲解防疫知识,及时提醒群众日常注意事项,争取群众支持理解,发动群众群防群控等等,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带领人民群众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当前,既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也是汛期灾情险情多发期,群众最需要的就是党和政府的温暖。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牢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统筹疫情防控和安置救助,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要密切关注困难群体,全力做好残疾人、独居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重点排查住房安全、生活安全、健康安全等情况。要加强对群众的心理疏导,加大防汛抗疫知识宣讲力度,带动广大群众增强信心、战胜灾害、抗击疫情。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迎接大考,打赢硬仗,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担当作为,充分发扬不畏艰险、顽强斗争的精神,自觉践行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落细落实防汛救灾、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在战疫斗汛大考中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王学明)


编辑:孙振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