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防疫,何必“一刀切”

2021年08月26日15:21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8月24日,正阳县发布通告,要求中小学生开学报名时采取“1+6+N”形式,即每名学生入学报到时,需持有父母(监护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其共同居住的近亲属新冠疫苗接种证明,否则,不予接收或暂缓入校。

  国家层面多次强调,新冠疫苗接种应坚持知情、同意、自愿的基本原则,杜绝“一刀切”做法。在这样的背景中,正阳县的“连坐”政策迅速引发争议。8月25日,正阳县发布情况说明,表示立即叫停“小手拉大手”活动,接种新冠疫苗坚持自愿原则。

  正阳县闻过则改的态度值得肯定,不过,那份“短命”的通告仍然值得反思——我省的疫苗接种原则是“属地管理、就近方便、知情同意、保障安全”,为什么有人依然执著于“一刀切”,甚至脑洞大开推出“连坐”政策?

  实际上,正阳县目前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并不错。就在当地发布这个政策的前一天,正阳县刚刚发布通告,宣布全县县域内所有区域均为低风险地区。守住疫情防控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或许是当地对中小学生疫苗接种实施“一刀切”的现实考虑。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对疫苗接种实行“一刀切”不仅操作简单,而且立竿见影,但是,如果不能坚守疫情防控的法治底线,基层操作很容易自我授权、剑走偏锋。

  这才是此次事件给人留下的最大警示——这一政策已被紧急叫停,但是,类似的“一刀切”现象还有没有?就全国范围来看,对疫苗接种采取“一刀切”并非孤例,虽然屡遭吐槽,但始终未能绝迹。新的学期即将开始,疫情防控无疑是重中之重,如何在坚持“应接尽接”的同时保障自愿原则,考验着各地的法治意识和行政智慧。

  “应接尽接”的重要性毋庸赘言,关键在于如何“接”。“一刀切”的失当之处在于,利国利民的好事成了强加于人的压力。相比之下,扩大宣传力度提高大家的接种意识,通过完善服务增加疫苗接种的便利性,以奖励而不是惩罚的方式鼓励大家参与其中,显然更能激发大家自觉接种疫苗的积极性。

  没有人不在乎自己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公众对疫苗的认识,自然能激发自愿接种的热情,共同构筑起公共安全的屏障,何必非得硬着来、“一刀切”呢?(赵志疆)


编辑:孙振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