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铸牢民族共同体为中华复兴提供保证

2021年08月30日15:48

来源:大河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这一重要论断,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党和国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作出了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等一系列战略部署,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民族地区日新月异,各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在经济建设、民生福祉、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如今,民族八省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书写了中华民族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价值实践结果,打下了铸牢共同体的坚实物质基础。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弥足珍贵。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一以贯之,积累了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概括为“12个必须”。这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

  “12个必须”是贯穿辩证思想的有机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统领,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基础和利益“同心圆”。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最大的公约数。各民族无论人数多少,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方式,理所当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复兴,必然要求凝聚各族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在共同奋斗中共享发展成果。在这一伟大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须臾不可缺位的社会政治保障。

  均衡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基础。这条主线,辐射到民族工作的方方面面,具有行动指南标线作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本前提。守住这个基点,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不断培养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长远看,在思想认知层面的高度统一,必须以现实获得感为支撑。增强团结的核心问题,是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这必然要求,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为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奠定坚实社会基础。

  坚持党的领导是各民族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我国56个民族、14亿多人和睦共生,更加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根本上在于党的领导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在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上,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团结奋进,共同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仍然离不开切实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只要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张全林)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